全媒体语境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策略

时间:2024-01-18 10:44:04 来源:网友投稿

姚毅

【摘要】随着全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全媒体用户数量的增加,全媒体平台逐渐成为多元文化的角逐场,把全媒体作为主要阵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全媒体生态环境,还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全媒体的新技术、新表达、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全媒体平台的传播主体差异化,内容生产碎片化,以及舆论生态复杂化等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我们需要通过打造专业多能团队、创新传播内容、依托智能媒体技术、重视受众信息反馈等策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能。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全媒体;
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传播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刻变革,人类社会进入全媒体传播时代。在此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中的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要认识全媒体的传播规律,充分利用全媒体的传播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策略,从而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媒体传播的价值意蕴

随着全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全媒体用户数量的增加,全媒体平台逐渐成为多元文化的角逐场。因此,把全媒体作为主要阵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全媒体生态环境,还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一)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在现实社会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但起到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步的积极功能,还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而在全媒体环境中,这些功能非但并未被弱化,反倒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全媒体思维,统筹整体传播理念,对于提升传播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至关重要。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全媒体生态环境

当前,全媒体平台是网上民意的主要聚集地。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不仅是平台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还是广大网民的愿望。在全媒体平台宣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我国主流价值观在全媒介文明构建、舆论引领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对于营造一种健康良性的全媒体生态环境非常关键。

(三)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被动摇,就必须将其真正传播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使其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国家和民族中弘扬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二、全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机遇和挑战

全媒体的新技术、新表达、新发展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运用全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遇到了空前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全员参与:传播身份双向赋权

全员参与是指在全媒体传播背景下传播技术的发展赋予了用户参与传播的权利。不同于以往只能对传播内容进行簡单的“被动载入式”接受,全媒体传播框架下的受众可以基于互联网技术、电讯的CDMA技术、GPRS、4G、5G及流媒体技术对信息进行获取和二次传播,这就壮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力军队伍。

2.全息融合:满足受众多元需求

美国社会学家E.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2]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传播媒体利用单一的传播方式无法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全媒体的出现则突破了传统传播模式的局限性。全媒体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图文、视频、AR、动漫、图表等都给使用者带来了不同的阅读体验。

3.全效传播:信息传输精准量化

全媒体传播利用其技术优势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增强了信息传播精准程度。全媒体传播的智能信息统筹能力、数据技术分析能力和平台受众分层传输能力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的分众化投送。[3]智能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不同平台、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地区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的性别、年龄、身份、地区、喜好等进行分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准传播提供支持。

4.全程记录:增强传播链条效应

互联网时代,纷繁杂乱的信息冲击着人们的接收系统,人们的专注力容易变得碎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价值,其发展和传播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因此,在传播信息时完整全程地记录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定价值。在此情况下,全媒体技术通过提供不间断的信息并全程记录,推动信息传播形成链条反应,才能使得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持续且全面的信息并进行学习。

(二)挑战

1.传播主体差异化,影响传播阐释力

全媒体技术的更新推动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传播的范围主体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是传播主体之间素养参差不齐对信息的传播阐释力产生了影响。一方面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部分商业媒体和自媒体把金钱利益和商业利益放在首位,缺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自觉性;
另一方面参与信息传播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良莠不齐,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传播阐释力。

2.内容生产碎片化,降低传播影响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播的过程中做好整体把握和统筹协调。全媒体技术的出现满足了大众在零散时间里对于传播信息的需求,但是它所生产的信息也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点。一些内容生产者过度追求信息传播效率,简单机械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碎片化切割处理,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深度挖掘和精细加工,以致降低了传播影响力。

3.舆论生态复杂化,干扰传播引导力

全媒体时代社会舆论生态环境变得比以往更加复杂多变,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不少挑战。杂乱无序的信息占据着大众的视野,极大地干扰了受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受到冲击,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传播引导力受到了严重挑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媒体传播的构想

(一)打造专业多能团队,汇聚传播阐释合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播并非是孤立的,单个的传播主体难以形成有效的传播合力,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各类传播主体的作用,汇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磅礴力量。

1.强化主流媒体主体责任,建设主流传播阵地

实现信息内容、终端平台、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在整个全媒体时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系统性、整体性的要求不断被提及。各大主流媒体必须牢固树立全媒体运行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全面把握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传播方式和实践意义。积极开拓新的交流领域,拓展新的传播空间,进一步明确其在社会舆情引领和价值观传递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借助自媒体的传播优势,提高信息创收能力

要积极运用自媒体从业者累积起来的关注度与影响力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信息,在新闻传播中自觉地坚持正确价值取向,通过自媒体引导受众参与,扩大正面影响,提高信息创收力。

3.提高专业人员工作能力,补全信息传播短板

大力培育理论过硬、技术精通、值得信任的传播团队和工作能力过硬、专业素养高的新媒体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那些能力弱的工作人员加强训练,培养一批全媒体传播背景下能够兼具传播理论素养和技术运用能力的工作人员,补全信息传播短板。

(二)创新内容建设,增强信息传播效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内容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为了加快信息流动速度,增强信息吸引力,必须提高信息内容质量,创新内容建设。

1.采集真实有效素材,确保信息精确传播

要注重以人为主体进行信息传播。注意挖掘源自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典型事件和善举案例,使受众产生心理上的接近,在保证信息真实有效的前提下将核心价值观与传播内容紧密结合,让全体人民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进行传播。同时充分运用最新信息技术,确保信息的精准性,让受众能够第一时间以当事人的视角感受事件的发生。

2.重视内容质量建设,保证信息内容高质

不断推进内容生产、表现形式和话语体系创新,加大主题宣传力度,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进行多次开发。以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的各种信息资源为基础,积极运用新技术和新理念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媒体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三)重视受众信息反馈,重构媒体互动模式

全媒体背景下的信息传播要关注受众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传播方式,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互动形式。在明确受众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构筑信息传播的新型媒体互动模式,让信息反馈与接收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1.增强受众主体意识,突出受众主体地位

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明确承认受众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差异化特征,对症下药,从受众的需要和归宿出发,充分调动个人主动参与信息传播的能动性。不能生硬地宣传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要求公民单方面地付出和奉献,而是想办法建立价值共识,使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各种信息和价值产生认可。

2.注重接收受众反馈,增强主体双向互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一方面要从平台入手,丰富受众反馈方式,开设平台留言区和专门栏目来答疑解惑。及时对后台数据进行专业分析和智能汇总,了解接收者态度,将受众反馈纳入内容生产环节。另一方面要从机制入手,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移动采编机制和移动管理机制,以滿足广大受众表达意见、参与内容生产等需要,着力发挥全媒体平台的聚合性优势,打造交互性强的互动场景,实现媒体和受众平等对话。

(四)依托智能媒体技术,完善信息传播格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媒体传播需要以先进媒体技术为支撑,多渠道复合发展。将传统媒体与全媒体相结合,减少信息传播中的话语隔阂、“信息茧房”、黏性缺失等各种弊端。形成纸内与纸外、线上与线下、固网与移动网及时呼应联动,新闻一次生成、多渠道复合传播的“地上一个大平台,天上一张传播网”的全媒体传播格局。[4]

1.打破受众“信息茧房”,拓展多种内容传播

全媒体时代在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以及强关系的背景之下,受众变得比以往更加容易受到“信息茧房”的影响,形成碎片化的价值观。持不同观点的各主体之间又容易形成话语隔阂,缺乏信息认同感,社会黏性缺失。面对这种情况,传播者要转变思维,提升媒介素养,警惕“信息茧房”,关注多方信息,把握受众的真正需求。既要认清受众的个性,也要归纳他们的共性,综合分析记录到的数据,根据他们的活跃时间与浏览偏好定制传播内容。同时也要尝试性地选取受众可接受的内容进行传播,既能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又可以推动信息全面开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入受众生活。

2.谋求传播路径融合,进行话语有效对接

明确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也不是简单地从表面上由传统媒体转场到全媒体,而是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传统媒体与全媒体从内在形式上由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谋求传播路径的有效融合。[5]适应新媒体传播趋势,开拓传统媒体与融媒体的创新发展新思路,积极扩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手段和方法。推进各层次媒体在内容生产、平台传播、技术应用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融合,要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对受众的心理特点、价值要求等进行细致的剖析,采取接近受众心理的传播方式和对话方式,同时利用差异化的统筹策略,形成协同高效的传播合力,实现核心价值观话语的有效对接。

(本文为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协同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22BKS017)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陈力丹,陈俊妮.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柏路,包崇庆.运用全媒体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9):128-133.

[4]孙爱群.重大报道的全媒体传播策略:“四轮驱动”下的羊城晚报全国两会报道[J].新闻与写作,2015(4):66-68.

[5]张锅红.全媒体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9(21):25-27.

(作者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院长)

编校:张如铁

猜你喜欢全媒体核心价值观传播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商(2016年27期)2016-10-17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推荐访问:语境 策略 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