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事后素——关于儒家学说与绘画创作相通之处的研究

时间:2023-09-21 19:40:11 来源:网友投稿

郝辰儒

关于儒家思想与绘画之间关系的研究早已有之,主要在于儒家思想对绘画题材选择的影响,艺术评论及画品即人品话题的讨论。对绘画题材选择的影响体现于将绘画作为成教化助人伦的教育工具,其作品多是对孝、悌、忠、信等正向价值故事的描绘。艺术评论方面的影响则在于社会思想追求带来的对绘画境界的向往,例如“中和之美”“妙造自然”等,以作品体现的美感是否合乎修身至圣之道为准则。画品即人品是讲画家道德修养的程度决定作品的艺术高度,强调画家应更多地修习经典文化,注重品行操守。

那么画与人的内在关系究竟为何,人与画如何相互联系、相互滋养,本文将儒家修学体系与绘画创作以比较的方式进行同论,进一步深究思想水平与艺术造诣的相通之处,进而探究绘画创作何以不失大美而生发新意。

(一)何谓明德至道

关于“明德”与“道”的论述古有且多,“明德”一词最耳熟能详的出处是《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其字义而言有光明之德、美德、德才兼备、彰明德行的意思,那如何才算是光明之德并彰明德行呢?明代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有言:“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此述明德之状。这里的“性”为天生自有,《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灵昭不昧”是清楚明白,明亮不晦暗,而人所行之道由率性而来,此处率为循,道犹路,意为循着与生俱来的光明本性行事而不变叫作道。进而依道而行并且不失去这一本性光明即是明德。

《论语·述而》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讲出了儒学总纲,以道为体,德为相,仁艺为用。由体达用,用不离体。道即本心,无为而安,寂照湛然。本心即自性,自性与生俱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善护天性,行事自省以立觉复明,由此明德而归天性,也就是明德至道。进而可知儒家学说以仁为本,多讲修身治事之道,是以此为大道之门循序渐进,重实行,由行悟性。

所以明德至道就是由实行悟真性,通过不断地省察自身内诚其意,以求恢复自性光明,也就是由仁心至明德再至道与自性。

(二)内化至美即是明德至道

唐代画家张璪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说,这句话一直被奉为中国画创作的总纲领。对此的论述众多,一般释意为画家将自然之物纳入胸中加以酝酿,再付诸笔端施于纸绢,将客观的自然美转化为主观的艺术美,将此看作艺术创作的规律。也有人认为造化是变化之道,心源是艺术心灵,解此句为以自然变化之道构建具有审美的艺术心灵。这些探讨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讲内化至美绕不开美是什么这个话题,关于美的讨论,哲学家和艺术家各持观点前赴后继,直至今日说法不一。可喜的是一路寻来收获丰硕,经典的思想著作与艺术作品都是一座座丰碑,因此寻美本身看似更具有现实意义。那么寻美之路会有终点吗,或者说美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吗,画家如何做才是进行了内化甚至完成了内化。

所谓画家的内化,即是对客观世界自然万物的外相进行主观的内炼,形成浑然一体的感受,这一感受因客观事物的差别与画家主观认识的不同而带有不同的美感,而这一美感则是通往美的途径。也就是说,美是一切美感的集合,美感是可贵的但又是片面的,而片面的美感也是美的体现,是通向美的途径。就像一事一物蕴含的道理主要在某一方面,而这某一方面的道理正是大道的体现,是明德至道的途径。明德是对外在诸种行为事物进行内省自觉,至道则是由内省自觉而体悟真实大道,画家的内化同样是由外感而内悟物我一体、生命一体的大道境界,是敏锐地发觉人事物之美感,由此而省察人事物与我心的联系,进入豁然融合的境界,故而画家内化即是明德,美即是道。

“美”“心源”“道”三者皆由外至内而得,三者皆不具实相而附着于诸相。美生美感,可由美感而入,心源生造化,可由造化而悟,道生德,可由明德而归,三者即一,寻美即是修道,内化至美即是明德至道,探讨美及画家发现美如儒家修身治学求诸己皆为由外向内,以美即道为内化明德之归宿。古人所述画品即人品的深层关系也于此处有所体现。

试想为学为画者一味心驰外物,只在表面形式上苦做经营,图一时新颖,心浮于表不得为学为艺之要法,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涣散其心,徒废时日与精神。因此为学为画欲立根本,必要明德至道、内化至美。

(一)何为仁艺之用

明德而至道,仁艺以为用,仁艺之用是道德体相的外用,由体达用,用不离体,体用相滋。“依于仁”的“仁”,儒家将以仁为本作为修学入道之门,是讲仁心为本,仁心即是爱人、爱物、博爱之心,是《论语·雍也》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推己及人之心。行一切事当有此心,并切实践行方可成为仁者。也由此方可体悟人我不二、物我为一的圆融大道,也便是“天人合一”之境。而“依”是遵循、依始、由此所起之义,故而“依于仁”即是以仁心为起始之义。“仁”是连接“道、德”与“艺”的关键,是体与用相互滋养的关隘所在,作用于内明德至道,作用于外生成仁艺之用,是修身向道的切入点,这也是儒家以仁为本的重要原因。“游于艺”的“艺”并非单指绘画、音乐等艺术,而是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及百工技能,是可以作用于人群社会的实用才能。而“游”为研习、深入沉潜之义,故而“游于艺”是说能熟练地掌握六艺,像鱼儿在水中一样能优游其中。

在仁艺之用中仁与艺就像树之根干相互滋养,行一切艺不离仁,仁也由此不断充实,如此饱含仁心的才能发挥作用即是仁艺之用。

仁艺之用源于“志于道,据于德”。所谓“志、据、依、游”均是讲方法,志道即是守道,志是心之所指,所以“志于道”是要将心安放于道体须臾不离。据德即是持正不失,据是杖持,德在直心不昧,所以“据于德”是讲要觉而复明,要明明德。“志于道,据于德”与“依于仁,游于艺”相互作用,互为整体,如此仁艺之用才能不离道德,也才能行仁艺而至明德再至道与自性。

(二)外化创作即是仁艺之用

外化创作是内化至美向外起作用,仁艺之用是明德至道向外起作用,内化至美即是明德至道,绘画也是六艺百工的一种,是起作用的才能,同样是“依于仁,游于艺”,故而外化创作即是仁艺之用。

艺术的学习与创作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本身就是明德至道之法,是修道,也是大道之用、仁艺之用。如此艺术家内化明德、外化仁艺方能怀着对于人之为人的赤诚与对客观世界的深度共情,将人生领悟与泰然心境同时融汇于作品的美感之中。这时创作所呈现出的作品就成了道与美的载体,是人与道和美之间的桥梁。如此才能使观者产生精神世界的共振而获得审美与精神的提升,创作者也由此实现个人在文明延续中的价值。

我们通过对历史上留下来的经典艺术作品的研究学习,不难发现其作品都具有一定的精神引导性作用,作品通过某种美感的展现会与观者或深或浅地发生精神共鸣,使观者通过感官知觉而深入精神世界,并使精神世界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也是为什么学艺者要研习经典作品的原因,所谓耳濡目染讲的是见多了好作品审美自然不俗。这些经典作品所展现的美感之所以能为观者带来精神与知觉的双重提升,其必与作者内化至美、明德至道与外化创作、仁艺之用的程度是直接关联的。试想一个每日经营苟且伦常乖舛之人是不可能明德至道有美而言的,如此自然不可能创作出具有精神价值的作品。即便能将某一技艺训练娴熟,其对技艺所载之道也是不能了悟,也只能是徒有其表。唯怀仁而用艺,仁艺之用与明德至道相应,外化创作与内化至美相应,方能以艺载道。

外化创作的必要因素包含画家内化而产生的感受和创作所选的题材与材料。而外化在内化之后,《论语·八佾》“绘事后素”讲先有素底再施加绘画,以此比喻人先有美好的道德品质,于此之上再修学艺能加以文饰。《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至臻至美的美好状态是质与文恰到好处的相互协调。对于画家而言,“质”即是内化至美,是对自身心性的调和,是明德至道。“文”相当于绘事,是外化创作,是画家自身对绘画内技艺的掌握程度,是仁艺之用。外化创作形成的艺术作品的水准高低同时取决于画家内化心物的融洽程度及绘画技艺心手相应的娴熟程度。因此画家要内外兼修,任废其一,皆不能得绘画创作与修道之法。只内无外终成空谈不得证悟,只外无内必荒疏于表而流弊于野。

随着世界文化的大交流,时代对文化的包容与发展,画家的眼界与对创作题材、材料以及表现形式的选择与理解都产生了近乎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呈现出的艺术作品形式可谓丰富至极,不仅画家,甚至各类艺术家都在不断尝试创作新颖的作品,然而这种新颖往往容易表面化,只能作用一时。那么如何才能既在艺术创作上有新意又不失精神之美,既在仁艺之用上推陈出新又不失明德至道的光明本性便成了艺术工作者的重要议题,也是历史使命和追求所在。

新意由何而来呢,明代袁宏道主张文章应因时而变,提出性灵说,在《叙小修诗》中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而这一主张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明代江盈科在袁宏道的别集《敝箧集》序文中道:“流自性灵者,不期新而新,出自模拟者,力求脱旧而转得旧。”讲诗文由性灵流露而出自具新意,其中心与性灵相通又遇时境再运腕而成诗文,此处所言真诗之理正与绘画之理相对应。画家所展现出来的新意是体现在视觉形式上的,久而形成个人风格。而此真诗之理正可解个人风格的形成是画家创作时由内心自然而然的流露,又优游于法度之内,而非苦心钻营图式结合或变形扭曲而来,是画出于性灵,新意自备。先能得法、用法,后以无法为法,心出自然,不思法度而法度皆备。画家如此内化明德,心与时境相交而生画意,外化自然随心,优游法度,纵然只是一花一物也可载道体生新意,无心于新而自生新趣。

画家有专精一物而涉旁类者,也有专精一法而画多物者,还有才高者各法皆能而诸类皆通。这些差异因人的喜好不同不必强论高低,殊途而风景各异,终极目标仍是同归大道。然而无论是哪一种画家,达物都是要具备的一点,这便是深入生活与自然,于此中有充分的认识与真实的感动才能进行艺术创作,这样才能使艺术作品不失真。宋代苏轼《南行前集叙》中有言“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讲的是文章是作者有感于外物而产生了不吐不快的“不能不为之”的写作意愿,而非勉强为之或无感为之。绘画也是此理,画家在明德至道的同时博览达物于心有悟,内化至美充实内在,这样在有感之时便可毫无障碍地外化创作,以成载道发新的仁艺之用。

画家内化至美、明德至道是外化创作、仁艺之用的必要条件,这两方面是整体的、互滋互养的。画家寻求艺术之美就像从树叶梢头按照脉络向树干树根寻索,直至感悟大地与苍天之养,乃至环宇之妙道,方能以画载道自然发新梯愚入圣。不得不说此境少有能至者,然而山高水长,光明之路上总有勇敢的身影,纵使千难万险,也有坚毅的目光注视前方。本文将绘画创作与儒家修学进行同论,所言尚浅,妄以粗言而承大义,不免贻笑于方家,而任重道远也必上下求之。

猜你喜欢外化明德内化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疯狂英语·新阅版(2021年10期)2021-12-08谢明德东坡赤壁诗词(2021年5期)2021-10-28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中小学校长(2021年1期)2021-03-01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杭州模式”研究①——基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的视角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文集(2020年0期)2020-07-16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0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聘任党明德同志为省政府参事的决定青海政报(2017年11期)2017-10-14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河南新乡推进“德润新乡”建设工作的实践与启示中国领导科学(2015年11期)2015-07-01

推荐访问:儒家 之处 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