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二十周年,浙江以创新开局勇立潮头

时间:2023-09-23 11:10:11 来源:网友投稿

■ 江耘

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提出“以超常力度一体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强省”;
省飞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4 家省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准筹建;
宁波江北等14 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区……

突出创新制胜导向,矢志科技自立自强,浙江步履铿锵,新春伊始即动作频频、节奏明快。

回顾2022 年,浙江以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为主线,加快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全省稳进提质的发展态势。

于浙江而言,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有先行基础,更肩负使命担当。

供图/视觉中国

二十年前的盛夏,一颗名为“八八战略”的种子,播撒于浙江这片改革沃土。如今,这颗“种子”已然衍生出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

2003 年7 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浙江面向未来发展的系统方案: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简称“八八战略”。

“八八战略”总纲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科技进步与创新,被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优化科技人才队伍、提升产业创新水平、重塑创新创业生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二十年间,浙江“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坚定不移用“八八战略”引领现代化先行,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有一整个章节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重大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 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人才是创新的核心,与发展相辅相成。浙江尤其注重完善“引育用留”人才工作全链条机制,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

现如今,浙江省全社会R&D 人员数达57.5 万人年、跃居全国第3位,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8.96 万元/人;
引进全球顶尖人才73 位,全职在浙“两院”院士达81 名;
入选国家引才计划外国专家数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

长年累月,奋进耕耘;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0 年,浙江省如期实现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的“成为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科技强省”战略目标。

过去五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迈过6 万亿元、7 万亿元两个台阶,年均增长5.8%;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9.5%提高到11.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42.3%提高到65.3%,市场主体总量从593 万户增加到943 万户。

得益于“八八战略”的指引和实践,之江大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征程上,如何续写好“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

浙江省委召开的“新春第一会”给出明确思路——深刻认识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关键之举,推动创新、改革、开放实现更大突破。

创新要实现更大突破,“施工图”无疑需要更为细致、考究。

去年7 月,在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浙江明确提出构建“315”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3”是“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
“15”则是15 大战略领域,包括云计算与未来网络、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微电子与光电子、大数据与信息安全等。

春节前夕,2023 年浙江省科技工作会议定下目标:启动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这一体系的提出,是基于浙江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以及心怀“国之大者”作出前瞻性的布局。

由于历史原因,浙江省一度缺少大院大所。如今,一批高层次创新平台沿着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绍兴科创大走廊等集聚分布。其中,全省90%以上的重大创新平台集聚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

根据《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2023)》,围绕这一体系,浙江在引导西湖、甬江、瓯江、东海等省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还将继续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行业链主型企业、高校院所牵头组建省技术创新中心,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很早就意识到,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需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提升科技制胜驱动力,抢占核心技术制高点。

结合“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更加有的放矢。

2023 年,浙江省计划研发投入强度达3.1%左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3.0%,新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00 亿元;
到2027 年,将力争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4%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6%。

工程建设如何检验?成果产出是最有说服力的。

正如浙江省委书记调研省科技厅时强调,要推动科技企业“双倍增”,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拓宽成果转化“新通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着力培育产业创新“新优势”。

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始终把出重大标志性成果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生命线”,以成果绩效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路径,一切围着成果转、一切盯着成果干。

2021 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式设立“科技创新鼎”,激励全省上下比学赶超,推动各地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显示,浙江省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4 位,实现十五年来首次争先进位。

过去一年,各城市创新工作亮点颇多:杭州在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中排名第14 位,比5 年前提升了27位;
宁波实施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专项行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20家、增幅居全省第1 位;
温州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列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榜单;
湖州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中唯一入选的城市……

全域创新是浙江创新发展的鲜明特征。从素来有高曝光度的“创新活力之城”,到克服资源短板的山区县域,各自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提升能级,正加快构建全域创新新格局。

一年多前,科技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 年,具有浙江特色的以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和科技园区为重要引擎的全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尤为亮眼的是,浙江通过科创走廊体系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能级,明确要以杭州城西、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为核心载体争创杭州-宁波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联动推进G60(浙江段)、温州环大罗山、台州湾、绍兴、浙中等科创走廊区域高质量发展核心区。

聚焦山区26 县高质量发展,浙江今后五年将健全“一县一策”精准支持机制,深入实施26 县科技专项,健全科技成果“转移支付”体系,推进科创飞地建设,促使山区26 县技术交易总额、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年均增长12%。

浙江省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按照“锚定五年、谋准三年、扎实干好每一年”的思路,在实现“十四五”规划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确定的 2025 年目标基础上,到2027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 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 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 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 以内;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4%,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8 万元/人,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 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6 万亿元,为率先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科创浙江省浙江《初心》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22年8期)2022-08-24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科创走廊“乘风起”当代党员(2022年7期)2022-04-14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红领巾·萌芽(2021年3期)2021-04-22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学苑创造·B版(2021年2期)2021-03-15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2020年9期)2020-09-26浙江省第一测绘院浙江国土资源(2019年10期)2019-10-31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中等数学(2018年7期)2018-11-10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中等数学(2018年4期)2018-08-01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2期)2017-05-17

推荐访问:潮头 二十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