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常规构建

时间:2023-10-18 18:22:02 来源:网友投稿

杨飞美

(宁波市惠贞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近年来,随着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偏面强调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再加上低段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玩、好变等感知生命的活力,于是,课堂常常出现了过于“活跃”的现象,导致有的学生乘机游离于课堂,形成假学习状态,任课教师对其难以监控,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什么低段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如此“离轨”现象呢?或许是低段学生视、听、说等方面身心发育不均衡产生的情绪不稳,或许是教师的教学操作不当引起发的“违纪违规”,但关键是课堂的学习常规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漏洞。那么,要使学生自觉地住进“耳朵”来品味音乐,养成习以为常的良好的常规习惯,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地重视和培养课堂常规,不断细化和凝练课堂中蕴涵的常规。

著名音乐家雨果说:“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音乐课的课堂常规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为此,教师需要结合音乐元素,抓住音乐学科的特点,创设具有音乐学科特色的常规教学,让常规在潜移默化中生成,来体现精讲,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从节奏、旋律两个元素来说明内涵常规。

(一)节奏运用显精讲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在培养低段学生教学常规中,可以先运用节奏元素,设计简洁、有趣的教学“暗号”,让学生快速地领会教学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节奏口令讲要求。“你的小手在哪里”,表示让学生连拍击三次,并回答“我的小手在这里”;
边念边弹琴“小蚊子轻轻唱,快乐的眉毛扬起来,奇妙的嘴角爬上来,动人的歌声送出来”,这样,歌唱前游戏式的节奏口令使课堂纪律的组织充满趣味而不再生硬。

2.身体节奏享参与。通过借助肢体语言模仿不同的节奏,让学生在眼花缭乱中开心地参与到游戏中,通过踏步预备,模仿教师拍击的节奏、卡农、组合动作等。这些动作之间没有任何语言的提示和要求,只有教师的神态和有节奏的动作暗示,真正做到从平面到立体的精讲。

3.趣味横生引注意。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来提醒学生必须遵守课堂常规,用“咱们来学小小鸡,快速排队去教室”来列队;
“要学小猫静静走,不爱吵闹有礼貌”避免不文明行为等。这样既突出了音乐课的特征,又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节奏感。

4.住进耳朵守规则。通过教师律动收打击乐器,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我的家在日喀则》配打击乐的环节中,人人都参与,孩子们兴趣盎然,但到收乐器的环节却是一线教师最不易操控的一步。本课中,结合歌曲的音响,运用“XX”“XXX”“XXXX”“XXX”“X-”“X.X”等肢体节奏来代替语言,让孩子们自觉地有秩序地归置好乐器,既体现了精讲,又让学生有效地再次巩固,真正将规则守在孩子们的心田。

(二)旋律暗示显精讲

旋律是音乐的重要要素之一,也是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优势。在课堂常规教学中,在不同的环节可运用不同的音乐旋律来替教师说话。

1.课前候课。课前,可让孩子们排着两列队伍候在门口,若听到歌(乐)曲响起,领队才带领大家有秩序地进教室;
如果队伍不齐,纪律不好,则需要重新整队,直到音乐传达。

2.课中表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音乐特有的语言来表达指令。如:上下琶音的演奏表示孩子们的起立与坐下;
《摇篮曲》的演奏示意结束热火朝天的游戏活动,若在高音区弹奏,表示友好地提醒,反之则表示开始警告;
“小精灵跳起来,快乐活泼人人爱”的律动要求也成为了孩子们潜在的习惯。同时,充分利用隐性表扬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歌曲《法国号》,最后一个乐句音准是本课的难点,可以有意识的在每个活动或者环节中见缝插针式分散此难点,填上“102班小朋友你们真棒”“你的小耳朵真是灵”的表扬词,既让学生感到新奇,又无痕地解决歌曲的难点,达到预期效果。

3.课后整理。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师按照惯例都将注意力放在管理学生纪律整队等问题上,容易忽略教室内的环境整洁,会给下一个班级的学生产生不良的第一感觉,甚至影响上课情绪,为此,可以采用柱式级进音阶暗示小朋友排凳子,用快速的短琶音预示各组纵队列情况等,这样,教师既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提醒了学生,又体现了精讲,凸显了音乐特色。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对常规培养也是如此,常规无处不在,要让学生在音乐课堂里保持良好的常规,首先让他们产生对音乐的兴趣。

(一)创设情景,设置常规

通过在音乐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自主地融入到情景里面,使自己成为活动的主人,然后以主人翁的态度去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欣赏曲《袋鼠》,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扮演袋鼠这个形象非常感兴趣,但总不能静静地关注音乐形象,只顾尽情地袋鼠跳,以至出现混乱和嘈杂的场面。其中的原因或许是此年龄段学生好动、自控能力差,也或许是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导致的。为此,“静”听要求的提出至关重要:这段音乐在表现谁?它在干什么?用无声动作回答;
“老师是森林中的凶猛动物,专找你们这些袋鼠等弱小动物为食,谁发出一点声音,就会被我发现并吞入肚中”,有趣生动的语言会让学生互动兴趣突然高涨,能自觉的控制好自己的体态动作,做到用心静听。采用这种教学策略,学生不但对本课的教学印象深刻,在层层深入式的聆听中剥离出音乐的内涵品质,而且还既快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游戏互动,融入常规

音乐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儿童接受、理解、喜爱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通过运用音乐游戏教学法,让低年级学生在活动中实现游戏规则与教学常规的合二为一。

例如在二年级歌曲《小袋鼠》的教学中,存在学生歌唱表情呆滞、被动的状态。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当今社会视听觉刺激太丰富以至出现一定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无效教学传递给学生的无趣感。面对这种状况,可创编一个“袋鼠之家”的游戏活动,主要内容有:(1)聆听初学:推选优秀的几名学生当小袋鼠跳着领取“入门票”。(2)有感情演唱:让小袋鼠选拔带“情”歌唱的孩子,一起跳着进入袋鼠窝。(3)有表情有感情地演唱:反复此游戏,声情并茂者,得到“袋鼠之家”标志。(4)再次听赏:教师随着音乐跳着收取孩子手中的“入门票”。

通过游戏活动,生动形象地穿插大量的常规要求,使孩子们学习并快乐着,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常规。从聆听初学到有感情的演唱再到有表情有感情的演唱,在螺旋递进式的推选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歌曲,避免了以往教学中反复机械的学唱,体现了“三精”课堂教学中的精练。

(一)课堂教学中,小组竞赛立常规

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怎样把音乐课堂常规内化成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任课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小组竞赛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创设主题为“我是学习小主人”的小组竞赛中,有《闪烁的小星》挂星星、《躲猫猫》捉迷藏等情境,教师对于表演出色的学生给予相应的主题形象奖励。并根据个别表现差异,在主题形象中挖缺口、变大小、换颜色的形式来体现。这样,通过设置情景、标识主题、缺口提醒、颜色区分等手段的小组竞赛,把孩子们牢牢吸引在教学的磁场里,充分满足了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和喜欢竞争的心理,同时还训练了他们听、唱、演、想的综合能力。

(二)课后,加减星星固常规

1.排队速度加减法:排得快加星星,排得慢减星星,管理员看仔细,谁快谁慢看的准。

2.上课表现加减法:表现出色者经评价讨论加红旗;
反之,不认真者减红旗。

3.课堂小组加减法:小组竞赛获胜组,组内每人领取一个笑脸,竞赛中没拿到一次奖励的小组,每人减一个笑脸。

4.聆听音乐加减法:静静听,轻摸头,懂差异,再加减。

5.奖品升级晋令法:每个学生用手头累积的四种奖品换一张青蛙智慧卡,卡的反面写有本学期的重点节奏,累积的智慧卡可自由组合创编节奏换金苹果,贴到班级荣誉栏。

猜你喜欢袋鼠节奏常规常规之外小资CHIC!ELEGANCE(2021年36期)2021-10-15吃饭有个最佳节奏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三悦文摘·教育学刊(2021年52期)2021-04-27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2期)2019-08-23袋鼠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YOUNG·节奏现代装饰(2017年1期)2018-01-23我自己可以做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9期)2017-10-20袋鼠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1期)2017-02-16别受限于常规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推荐访问:常规 构建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