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野下的“现代文学史”创新实践——以“5E联动”教学模式为核心

时间:2023-10-19 09:44:03 来源:网友投稿

王 琦,况晓慢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是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全日制本科必修课程,在总学时和学分上占比较大,分列85学时和5学分。此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时间横跨1917—1949年30年历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史分析能力与现代发展眼光,掌握现代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重点文学作品的历史流变。更需指出的是,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过程中所生发出的一种“新文学”形态,内蕴着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演进形态。这决定了其在纵向上是承接中国古代文学、开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环节,在横向上是汇览世界文学思潮及文艺理论的有力中介。因此,本课程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及“文学理论”等课程构成了一个关系密切的有机整体,同时也为后续这些课程的开设与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伴随着“新文科”“大思政观”高屋建瓴的人才培养要求,多种人文学科之间的不断交流、深入渗透,“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建设也由此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与对话方向。在这种改革浪潮中,如何发掘传统学科的思想资源、适配新时代学生的成长成材需求,乃至在此基础上发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革命性与青春性,再造青年教育的思想性与文化性,从而培育出有人文关怀与大国担当的红色基因青年,是本团队课程改革思考的集中面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面向各级学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出版行业,还面向政府机关、大中小企业。近五年笔者所在高校就业情况显示,后者是大多数学生的从业归宿。因此,文学史课程的设计,不仅要使得学生掌握基础的文史哲知识和写作能力,更需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自主创新、跨学科、跨领域的实践能力,使其成为能够应对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团队通过梳理全国不同类型高校“现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模式及该课程的重点教研,归纳出本课程目前存在三大“痛点”问题:一是文学之隔,课程内容与学生当下生活之间存在隔膜,学生对于百年前的现代文学作品认知不够;二是语言之障,书本语言与学生自我表述语言之间存在脱节,学生语言表达、逻辑输出能力不足;三是知行之裂,文学化育人心的力量与学生生活实践之间存在断裂。三大痛点问题的存在,事实上对应着传统文科多年来注重传承、缺乏创新的现实困境,而解决这些问题意味着需要弥合现代文学与现实生活之间、学生所学与所用之间的间距,才能真正将文学课程打造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现代发展能力、拔擢学生思想境界的核心课程。

为解决这些痛点问题,本团队进行了长期的课程内容分析与课程体系重构,逐步形成了以“一个中心+两条脉络+三组跨学科融合”的改革与实践思路。“一个中心”是指以学生为中心调整教学逻辑,从“教”到“学”,作为主体的学生有着繁复的认知过程。本团队将其拆分为如下学习阶段:充分了解当下学生(发现学生的学习瓶颈);使学生有兴趣(拓展学生学习感悟);让学生学明白(解决学生学习困惑);学生学有余力(延展学生学习动能)。在此过程中注意打造学生身份的“升维”培养,帮助学生从知识的受众转化为知识的使用者、生产者,甚至能影响其终身学习。“两条脉络”分别是指新文学的发生发展脉络和20世纪中国革命展开、深入的脉络。以往传统教学仅仅注重新文学的内在脉络,本团队的课程重构则是将20世纪中国革命的脉络融汇到新文学的脉络中去,如此不仅激发出学术前沿问题的探讨,更贴合了后续课程思政的深入展开。

在“一个中心+两条脉络”的指引下,本团队逐步进行深入,将三组“跨学科”模块融入专业教学:将“青年教育”与专业学习相融合,将学生与百年前青年的精神结构结合起来,重构知识内容的“当下性”;将“新媒体”与专业学习相融合,重构能力培养的“在地性”;将“革命史”传统与专业学习相融合,培养学生兼顾家国、深耕现实的价值观,重构价值体系的“联结性”。这种“一个中心+两条脉络+三组跨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重构与以往传统教学相比,优长如下:首先,对标痛点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获得为准线;其次,重点难点明确,重构课程两条脉络,新文学发生发展脉络作为教学重点展开,20世纪中国革命兴起、深入的脉络则作为教学难点展开;再次,贴近学术前沿,将近年来“社会史”“革命史”等学术前沿视野引入20世纪中国乃至中共革命经验的深入爬梳;最后,深入生活实践,对标社会发展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与实践发展能力。

在专业课堂上融入思政体系,也是本团队致力所在。我们坚持以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改研究引领课改实践,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目前本团队拥有省级教改项目三项,校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一项。在长年教改研究与实践中,“三结合”课程思政体系逐步显影。一是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相结合。显性思政体现在每一专题思政元素的具体融入,并具备学术深化性,如在鲁迅《伤逝》一节中,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阐释青年生活问题与社会文化思潮之间的关系。隐性思政则体现思政教育的渗透性,如学生线上提交读书报告、并在课堂分享个人体验时,要不失时机地在批改和回应中进行贴切的价值引导。二是“课堂思政”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既重视一堂课的“个性化”思政设计,又重视整体课程“系统性”的思政框架。在系统性的思政框架设计中,做到思政理念与中共革命史相融合、思政教育与青年教育相助推、思政视野与社会热点相贴近。三是“课上思政”与“课下思政”相结合。以课上带动课下,以课下衔接课上。在“课下思政”中,本团队以课程为依托,注重以活动、作业和实践的形式,将思政教育延深到课堂以外,在延伸中聚焦学生的成长阶段、思想变动和具体生活。“三结合”课程思政体系既保障了课程内容高阶性的贯彻,将思政知识点与学术前沿动态联结了起来,有效解决了课程痛点一与痛点二,与此同时又联结了生活与实践,参与解决课程痛点三“知行之裂”的难题。

近些年“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理念基本已普及到高校专业课堂中来,本团队一边在学习中内化这种理念,一边在教研与实践中不断摸索,在专业体系重构与思政体系重构的基础上提炼出“5E联动教学”这一创新性模式。所谓“5E联动”,是指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划分出来的“EMOTION—EXPERIENCE—EXCHANGE—EXPERIMENT-EXTENSION ”的循序渐进的学习阶段。具体到教学过程,则体现为:情绪感受的数据分析、文学体验的时空再造、高阶素质的现场培养、翻转实践的在地创造、人文情感的动态延伸。

如图1所示, 情绪感受的数据分析(Emotion)是指运用超星学习通等新媒体教学平台对学生线上学习进行数据分析,有效抓取学生当下的情绪与感受,重新研判及动态化掌握学生的“已知—未知”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众筹与分享,为解决课程痛点一打下基础。文学体验的时空再造(Experience)是指在线下课堂中铺设沉浸式教学情境。如在鲁迅《伤逝》一节中,以法庭审判情境贯穿,对人物涓生进行了三重维度的“审判”,过程中以学生对涓生的“有罪判定”作为情感点进行切入,展开学生的参与式互动和沉浸式体验,从而解决课程痛点一与痛点二。高阶素质的现场培养(Exchange)是指在课堂中将专业内容与学术前沿、思政理念融合起来,并创设学生交流契机。如在《现代作家的生成:以鲁迅为例》中,将鲁迅的内在文化资源与20世纪青年文化思潮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有效解决了课程痛点二。

翻转实践的在地创造(Experiment)则是在课后布置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拓展作业。如学生在读书会中分享观点、与同学结成团队申请大创项目,并鼓励学生在个人社交媒体(微信、微博、QQ等)上发布与专业知识的相关的的话题或帖子,极大地促发了学生们的专业学习兴趣。人文情感的动态延伸(Extension)是在课程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延伸指导,鼓励他们从事人文社会实践,做家乡、地方人物的口述报告,进一步将专业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将人文构筑为学生精神养成的必备质素。

图1 “5E联动”教学模式

为配合课程内容的体系重构及“5E”联动教学法的贯彻,本团队也适时革新了课程的评价体系,以资反哺课程改革的持续迭代,即“六维度”教学评价体系。这一体系综合了以往的传统文科评价体例,并重新调整了各项标准比重,在课程评价的发展性与拓展性上作出了新的思考。一是过程性评价进一步细化考察目标颗粒度,通过线上数据分析考察初级知识目标,通过小组讨论、生生互评、读书报告考察能力、思政及价值目标;二是终结性评价则注重考察层次与比例均衡化,按照不同层次目标设置题型,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框架、概念辨析及案例分析能力;三是自主性评价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学习能力、习惯、效果的评估;四是引导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表达、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评估与引导;五是即时性评价是指学生在课程结束之际对课程内容安排及教师的评价;六是长期性评价是学生在课程结束3个月后对课程的回想、反思与评价,通过拉长评价周期,获取进一步客观的课程评价。

通过以上课改实践,本团队在学生成长、课程建设、团队教研及教学大赛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学生成长方面,学生专业成绩明显提升,专业兴趣增强,考研人数与评教分数逐年攀升;人文素养逐步增进,具备初步科研能力、文学创作能力、文史贯通能力;实践能力也逐步增强,在大创项目的申报与研究中表现优异。课程建设上,早在2004年,“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经过团队精诚协作,课程于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2020年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团队教研及获奖方面,目前拥有省级教改项目3项,教学奖8项。2021年团队被评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020年团队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讲教师曾获得2022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部属高校中级及以下组一等奖、2022年省级第二届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中级及以下组特等奖等。

与此同时,“5E联动”教学模式也走出校门,在各省十余所兄弟院校中进行了交流汇报,在省内外一线同仁专家的集中研讨中,对于该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延伸与提升也指引团队进行深入思考。一是,持续跨学科创新。在整体设计上联通“四新”建设,以“新文科”的内在要求指导跨学科创新实践,将新视野、新技术、新方法融入高校文科教学,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二是,深入交叉式探索。在内容体系中深入链接“四史”教育,将党史、国史与文学史相互融合,将革命经验与文学经验相互参照,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为学生展开中国现代文学与20世纪中国革命的互动图景。三是,打造生发性体验。在教学活动组织上做到“四位一体”,将学生、教师、教学环境与学生生活有效融合,通过线上线下、课堂内外以及学生生活等各方面综合打造学生的自主性、生发性学习体验。四是,丰富团队式合作。营造“四新格局”,以团队内部成长、外部辐射、专家指导、学生反馈为标的营造“四新团队”联结,运用集体的力量继续建立线上慕课体系及文本分析案例库。

总之,“跨学科”视野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性学习,不仅着意培养传统的文科人才,更注重引领新时代要求下的注重能力与实践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希图让“文学”成为学生内心人格、情感养成的必要质素,使得学生成为深具人文关怀与大国担当的理想青年、深入现实与自主思考的有为青年,学好并讲好“中国故事”的“红色基因”青年。

猜你喜欢脉络跨学科痛点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6期)2022-05-23“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乐府新声(2021年1期)2021-05-21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2期)2021-04-15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21期)2021-04-14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党的建设学术脉络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创造(2020年11期)2020-03-19考古发掘摹画出的古蜀文化脉络艺术品鉴(2019年7期)2019-09-02

推荐访问:跨学科 文学史 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