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与转化策略

时间:2023-11-21 17:22:04 来源:网友投稿

周 丹,张念娟

(河北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9,251万人,较上年增加691万人。此外,2021年我国共组织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218.4万人次和以工代训1,501.8万人次,其中,农民工培训达到1,174.2万人次。这说明农民工依旧是我国的主要劳动人口,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关乎我国劳动人口的总体素质,国家对该劳动人群的职业技能培训也较为重视。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和贝克尔(Becker)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明确指出教育及培训活动可以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并具体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和生产能力的提升。可见,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增强综合职业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培训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培训转化率、保障培训成果的转化是目前亟须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培训成果转化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影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成果转化的各种因素,以探索促进农民工培训成果转化的策略。

培训成果转化可以表述为培训成果的迁移,即受训人员将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迁移到实际工作当中,将“所学”转化为“所用”,继而转化为企业效益[1]。培训成果转化理论是在迁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主要由同因素理论、激励推广理论和认知转化理论构成。同因素理论源于桑代克(Thorndike)在1903年提出的相同要素说(identical elements theory),该理论认为培训成果转化受制于培训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相似度,如果培训时所采用的设施设备以及配套的项目、任务都与实际工作场景相似,那么培训成果就较容易被转化。激励推广理论源自贾德(Judd)在1908年提出的概括化理论(generalization theory),该理论认为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这只是知识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要在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2]122-123。激励推广理论主张对受训人员展开一般原则的培训,使受训人员在掌握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迁移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认知转化理论以信息加工模型为理论基础,认为培训成果能否顺利转化取决于受训人员回忆所学技能的能力[3]。

培训成果转化理论说明了受训人员的培训成果转化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之上,并且该理论包含了影响受训人员培训成果转化的部分因素。根据培训成果转化理论,培训开发人员在设计培训项目时应坚持学以致用的培训目标,以促进受训人员对培训成果的应用为核心,结合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各种因素,有规划地采取相应措施来抑制培训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并主动创造积极因素帮助受训人员更好地展开培训成果转化。除此之外,培训成果转化理论也有助于让受训人员了解从学习到应用过程的转化机制,以便他们探索有益于将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应用至真实环境中的学习方法、态度和品质。

1988年,鲍德温(Baldwin)和福特(Ford)提出培训转化模型,并将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归纳为受训人员个人特质(能力、个性、动机)、培训设计(学习原则、编排顺序、培训内容)和工作环境(支持、使用机会)[4]。本文具体结合农民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总结出如下影响农民工培训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工生理需求的满足情况

由培训转化模型可知,受训人员的学习动机是培训成果转化的重要心理基础,动机的产生又与个体需求紧密相连。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将个体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归属和爱的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尊重的需求(esteem needs)、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5]。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是由低级到高级逐级产生的,只有先满足前一级需求,后一级需求才会产生,其中,生理需求是个体最先要满足的需求。就农民工而言,他们在生理需求方面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家庭经济方面。农民工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工作,正是为了提高家庭经济收入以满足个人和家庭成员的生理需求。在农民工生理需求未能得到保障时,他们便无法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就难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农民工会因生理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而缺乏提升职业技能的动机,从而对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持较低意愿度,即使参加培训也会因动力不足影响培训效果,最终导致培训成果转化率低。

(二)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

在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受训者个人特质因素中,个体自我效能感也是造成培训成果转化情况不同的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受训人员的培训成果转化效果比低自我效能受训人员的更好[2]125。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由班杜拉(Bandura)提出,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或胜任某项任务所做的推测与预判。观照农民工的学习及生活经历可知,大部分农民工因个人或家庭因素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在学习方面缺少成功经验,身边可以模仿的榜样也不多,在城市求职又常常因学历较低而四处碰壁。长此以往,许多农民工都以学历低为由接受自己的能力现状,认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且进步空间较小,因而对自己能够通过培训提升技能水平这一情况持较低的自我效能感。这种低自我效能感会直接影响农民工的学习信心。当他们以信心不足的状态参加培训时,其对于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善现状的期望值也较低,从而会影响农民工的学习积极性,并导致最终的培训成果达不到理想状态。

(三)培训教材编排的合理性

在培训转化模型中,除受训人员的个人特征会对培训成果转化产生影响外,从培训设计角度出发,培训教材的编排会影响受训者对培训内容的吸收,从而影响受训人员对培训成果的迁移应用。首先,培训教材一般以市场对农民工的上岗需求为编排依据,这虽然提升了培训课程的现实价值,但教材内容的编排只考虑市场需求,忽视了农民工群体的原有基础、个人需求和学习特点。例如,在培训教材的内容设置方面,只是机械地罗列各类知识,未考虑农民工对这些知识的接受能力。就农民工自身特点而言,由于其原有知识储备较为薄弱,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新知识是不切实际的。其次,由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面向对象是成年人,因而在教材设计上往往会忽略趣味性。然而,从农民工的学习特点来看,他们大多识字数量不多,理解领悟能力一般,以文字为主要载体且缺乏趣味性的培训教材,可能会引起他们对培训的反感和焦躁情绪。总之,培训教材的不合理编排会使农民工产生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会阻碍农民工对培训内容的吸收,继而影响培训成果的转化。

(四)培训环境与工作环境的相似度

同因素理论认为培训环境与工作环境越相似越利于培训成果转化,激励推广理论则认为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关键在于概括出普遍原理以应对不同场景,这两种理论正好对应莱克(Laker)提出的近距离转化和远距离转化。近距离转化适用于培训环境和工作环境较为相似的情景,以便受训人员能够直接将所学内容迁移至实际工作环境中,并顺利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
远距离转化则适用于培训环境与工作环境相似程度较低的情景,这类转化对受训人员的应变能力有较高要求,它需要受训人员基于普遍原理灵活解决不同情境的问题。可见,培训环境与工作环境并不是在任何情景下都必须高度相似,二者之间的相似度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需要培训项目开发人员依照实际需求综合思量后合理安排。不同的培训需求适合运用不同类型进行成果转化,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环境,否则受训人员的培训成果转化将会受到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

(五)相关企业、培训师及同伴的支持

鲍德温(Baldwin)等在对培训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表明,管理者的支持、同事的支持和技术的支持同样会影响培训成果的转化。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属于弱势群体,即使他们有提升职业技能的学习动机,也会受到自身文化水平、时间、经济条件等外在因素的制约,因而积极的社会支持将会为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一,很少有农民工会主动自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相关企业虽然会组织农民工参加培训,但却没有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或其他方面的保障措施,这样会使农民工无法专心投入培训,最终影响培训成果的转化。其二,农民工基础薄弱,又离开学校许久,面对大量的培训知识需要培训师的耐心指导,培训师的授课态度、授课方式和个人情绪等都会直接影响农民工的学习成果。此外,同伴之间相互支持的氛围对农民工提升职业技能同样具有积极影响。农民工通常是集群工作,所以个体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会受到同伴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一)切实保障农民工生理需求

从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可知,农民工生理需求的满足程度会影响他们学习动机的强度,继而影响后续的培训成果转化情况,故先要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生理需求,唤醒农民工强烈的学习动机。为激发农民工的学习动机,地方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有关加强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的号召,联合本地相关企业为农民工开设公益类职业技能培训,并采取配套措施保障其生理需求。其一,培训时间要相对灵活自由,不需要占用农民工的正常工作时间;
其二,可以通过物质奖励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对培训考核成绩优异的农民工给予物质或岗位提升等各种形式的奖励;
其三,企业也可以挑选出部分资历较深、经验较丰富、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工免费参加培训,再让他们采取以师带徒的形式在工作中指导综合能力较弱的农民工,并给予这些带徒弟的农民工额外补贴。如此便能使农民工放下生理需求顾虑,激发其提升职业技能的学习动机,为培训成果转化奠定牢固的心理基础。

(二)提高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

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其培训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在自我效能感的驱动下,农民工会因有信心实现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而积极参加培训,这种积极态度将有益于培训成果的转化。班杜拉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在实际情景中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来帮助个体增强自我效能感。其中,利用替代性经验增强个体信心就是常用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方法,即当个体看到与其水平相近的人能够胜任某项任务时就会受到间接激励,增强自身完成该任务的信心。首先,在正式培训前,可以先组织一节先导课,选择一些通过培训学习改善自身条件的农民工,借助叙述、演讲和交流等形式宣传他们的成功事迹,使其他农民工在这种替代性经验中建立初步的学习信心。其次,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要及时给予农民工正向的、积极的反馈,在其取得进步时不吝啬对他们的夸奖,借助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方式增强其信心。再次,还要注意培训任务的设计应该是由简到难,使农民工能够通过完成一个个小任务获得成就感,从而逐渐增强自我效能感。

(三)合理编排培训课程内容

培训内容编排的合理性关系着农民工对培训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培训内容固然要考虑市场需求,但在教材的编排设计上应该兼顾农民工的原有水平和学习特点。首先,在编排农民工培训内容时应该先调研农民工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培训课程可以根据调研结果设计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农民工的学习需求。其次,培训内容应该由浅入深螺旋式排列,不应追求广度,而是要选取符合农民工自身实际的核心知识,并在教材中为农民工明确区分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为他们提供有意义的材料和编码策略,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做到知识迁移和应用。再次,农民工虽然是成年人,由于受离校许久、基础薄弱、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等因素影响,因此在面对以文字为主要呈现形式的培训内容时,他们容易产生烦躁、懈怠等情绪。所以,培训内容要尽量通过直观的图画、视频、模型等方式呈现,以增强课程吸引力,而且感官上的冲击更能加深农民工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帮助他们快速理解所学内容。

(四)巧妙设计培训环境

依据近距离转化和远距离转化两种不同的培训成果转化类型可知,不同的培训需求需要运用不同的类型来做成果转化,使受训者在合适的培训环境中接受培训,帮助其更顺利地实现对应类型的转化。因此,为促进农民工的培训成果转化,开发人员应注意培训环境的设计,不能忽视培训环境的潜在影响。首先,在开发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时,可以充分利用对培训环境的设计和安排来提升农民工的学习效果,如根据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培训内容、培训需求及他们的工作环境来设计适宜的培训环境。其次,当培训需求是让农民工掌握具体工作情境中所需要的固定知识和技能时,培训环境中所采用的设施、设备及场景布置等就要与工作环境相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计一个微型的仿真环境以帮助农民工实现培训成果近距离转化。当要传授普遍规律、原理或策略性知识时,可以较为灵活地设计培训环境和活动任务,以便农民工能适应工作场景的变化并实现培训成果远距离转化。综上,布置培训环境时可结合培训需求来调整其与工作环境的相似程度,通过对培训环境的巧妙设计来促进农民工实现不同类型的成果转化。

(五)多方联动支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政府多次在政策文件中强调要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尤其要关注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如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指出:“各地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其一,不论是相关政府部门还是相关企业,都有义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健全地方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保障制度,提供相应的服务措施来减少农民工的担忧。其二,农民工在城市缺乏归属感,他们需要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关心和鼓励,对此可以采取公益宣传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真诚关注,激励他们勇于改变现状。其三,农民工在参加培训时最重要的就是培训师的支持和鼓励,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要用尊重、关注及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尽力解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其四,要注意营造积极、认真和活跃的群体学习氛围,利用集体学习氛围促进培训成果转化。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加快社会现代化的同时,也加快了机器对重复性、机械性劳动力的替代。在这一背景下,农民工亟须提高现有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严峻挑战。显然,农民工需要提升的职业技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动作技能,而是能够帮助其适应市场变化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因此,农民工需要接受专业且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但他们的培训成果在转化为实际能力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只有提高培训转化率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

基于培训成果转化理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成果转化受到个体动机、培训内容编排、培训环境以及外界支持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广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前,需要先关注和剖析影响农民工培训成果及其转化的各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来优化农民工的培训成果及其转化效果,从而实现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目标。

首先,不能盲目地开展培训活动,要避免陷入舍本逐末的困境,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终极目标是让农民工提升职业技能,而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因此,要以农民工为中心,在培训前期做好对农民工的调研工作,切实为农民工解决思想顾虑,激发其学习动机,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其次,要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开发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建议开展培训、开发设计的专家和相关企业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共同商讨培训内容,在整体的培训环节、培训任务和培训环境等细节的把控上,需要开发人员综合运用培训成果转化等相关理论来提高培训项目的专业性。

再次,要加快技能型社会建设及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在完善的学习保障机制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应借助集体对个体的影响调动农民工的学习积极性,并保障其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平等的学习机会。

猜你喜欢生理需求职业技能农民工高原建筑工人生理需求的特征分析青海大学学报(2022年2期)2022-06-20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睡着了还能到处走动奥秘(2021年10期)2021-11-03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线学习(2021年4期)2021-09-10“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消费导刊(2020年19期)2020-07-12农民工眼中的大树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5期)2016-12-01吃货们的世界中学生天地(B版)(2015年11期)2015-09-10

推荐访问:农民工 成果转化 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