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劳动教育中“三位一体”的作用

时间:2024-01-18 17:22: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古往今来,对劳动的歌颂和赞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劳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基础环节。为了使小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和强健体魄,教师应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作用,利用学校、家庭与社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文章主要对如何在小学生劳动教育中发挥“三位一体”的作用展开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
劳动教育;
“三位一体”

基金项目:文章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家、校、社协同实施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22ZJY191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钟秀琴(1980—),女,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栗木小学。

劳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足,也满足了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小学生正处于三观与人格的形成时期,需要身边成年人的正确引导,教师与家长都应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责。同时,为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教师也要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实现“三位一体”的教育指导,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三位一体”协同教育概述

所谓“三位一体”,指的是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进行整合,使三者统一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协同教育,以提高教育成效。近年来,“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被广泛应用到各学科教育中,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行、人格素养的劳动教育中尤为重要。

劳动教育是一项集体性与社会性的教育工程,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合力,任何一方失职或缺失,都会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效果。三者间的协调是促进劳动教育发展的核心所在,基于此,家庭、学校与社会需要进行良性互动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构建,以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优化劳动教育活动模式是目前十分紧迫的教育任务[1]。

二、传统劳动教育存在的不足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思想下的重要内容,长久以来,各地区的学校都在对劳动教育进行积极探索,且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学校所要做的就是正视这些问题,并认真应对,寻找问题的根源以及最佳解决方式,做到绽放劳动教育光彩,凸显劳动本真。

(一)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劳动教育常被教师与家长忽略,一些学校与学生家长只关注学生的理论学科学习,希望学生可以在每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一些学校缺乏专业的劳动课程教师,这大大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成效。

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因为自身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在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侧重于理论讲解,而忽略实践,或者只是让学生参与一些普通的体力劳动,比如打扫班级卫生等。这样的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劳动观念,反而会使学生在不断重复的体力劳动中降低劳动积极性,甚至抵触劳动,进而形成错误的劳动观。

此外,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部分教师常用劳动作为惩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将劳动视作一种惩罚,进而惧怕劳动,反感劳动,这完全违背了劳动教育的初衷。

(二)缺乏家庭劳动教育

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正确行为的主要场所,所以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足“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思想,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不应忽视家庭方面的因素,但因为当前我国独生子女较多,所以部分家长宠溺孩子,不重视对孩子进行思想和行为教育,认为孩子只要拥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即可,缺乏劳动教育[2]。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在绝大多数家庭中,家长包揽所有劳动,一手操办基本的家庭卫生打扫以及孩子书包的整理,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不仅难以形成健全的劳动认知,也无法管理自己,甚至缺乏生活常识,这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弊无利。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各方面能力和思想认知都处于发育期,所以对事物缺乏全面且客观的认识,自控能力与独立生活能力较弱。在生活中,家长如果没有发挥榜样的作用,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劳动教育引导,就会导致孩子缺乏热爱劳动与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在往后的生活中也不会主动为他人分担劳动,甚至会做出随手乱丢垃圾、浪费粮食等行为。

(三)欠缺劳动评价标准

近年来,劳动已经被纳入学生的素质评价体系当中,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明确的劳动评价标准还未建立,这就导致学校无法对学生的劳动素养进行客观评价。目前小学劳动的成绩评估大多以学生的劳动时间为依据,对学生的打分也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如果将这个分数当作学生往后升学或综合素质评分的参考,就无法保障其客观性与公平性。

除此之外,劳动教育因为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教师如若无法灵活应对突发情况,做好应急措施,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安全问题。

以上这些都是传统劳动教育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向小学生渗透健全的劳动思想,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三位一体”下的小学劳动教育策略

(一)在其他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内容

劳动是精神文明的传承,也是思想意志的延续,所以不要将劳动教育桎梏在单一的劳动课程中,应将其渗透到其他学科,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3]。

以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为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其本质上具有较强的生活辅助作用,许多数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生活提供便利。立足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挖掘数学学科中蕴含的劳动内容。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材当中的劳动案例——洗衣服、搬运物品、修剪树枝等,使学生感受到存在于生活中的劳动元素,并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基于“三位一体”协同教育思想,数学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家庭劳动作业,比如,结合“收集整理数据”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回到家中与家长一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并统计在每日生活当中所用的塑料袋,以及每周要用掉多少塑料袋,做好记录与分类,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能力,使学生形成踏实肯干的劳动品格,同时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还可以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关于劳动精神的内容,比如,《劳动的开端》一文就讲述了劳动的重要意义,文章写的是作者因不想再受饥饿的胁迫而努力劳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坚强意志,教师可借此文章向学生传递“劳动最光荣”的思想,使学生明白现在的美好生活都归功于祖辈的辛勤劳动,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

此外,教师可以把劳动教育课程独立出来,借助社会实践进行劳动教育。比如,在开展以“学会种植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为内容的劳动教育实践课之前,教师可先通过精美的课件、精彩的小视频为学生讲解蔬菜种植和成长的相关知识。有了切实的理论作为指导,学生就可以在劳动教育实践课中,利用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种植蔬菜,亲身体会劳动的深刻含义,在实践中获得成长,使动手能力得到提升。

(二)为不同年级学生设计不同的劳动教育活动

不同年级学生在思想认知、行为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实现“三位一体”协同教育目标,学校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相应的劳动教育活动,并基于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劳动技能高低,设置相应的劳动主题。教师要通过劳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信息技术的辅助,呈现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形式,为学生营造舒适、轻松且有趣的劳动实践活动氛围。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应着重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和基本生活能力,可以通過家务体验活动来达成这一目标,如利用课余时间或劳动课时间开展“自我管理我最强”“穿戴速度我最快”“整理物品我第一”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家长积极鼓励学生的劳动行为,让学生获得劳动的成就感[4]。

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开展稍有难度的实践活动,增强劳动效果。比如,开展大型厨艺活动,邀请学生家长与学生一同动手制作面点,感受烹饪的过程,借助家校协作来拉近学校、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拓展延伸劳动教育。

(三)联合家庭、社会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协同开展劳动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学校应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与生活中提炼主题来设计家庭劳动课程。为了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落实以生为本的思想,教师可给予学生自由选择劳动项目的机会,让学生自行列出劳动清单,做出家庭劳动规划。其次,教师可利用主题任务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比如帮助家人打扫房间卫生、一同完成垃圾分类工作等。为了提高劳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设计劳动闯关或劳动打卡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当中不断夯实劳动技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劳动习惯。最后,社会方面的劳动教育难度较大,但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校可以为学生设计社会劳动课程,比如开展职业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去企业、事业单位参观,对各项职业形成初步认识,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教师也可以时常组织学生去图书馆、体育场、公园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

(四)科学构建“三位一体”劳动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成长。为了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学校可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期末综合素养的评价体系中,并在期末对学生进行颁奖,使其形成正确的劳动思想观念。

第一,评价方式多元化。教师不能单从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打分,要根据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学生获取的劳动经验以及各类劳动竞赛的结果等,对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5]。

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家长、身边的同学以及劳动实践单位皆可作为评价主体,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的劳动过程,以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

结语

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不同于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学科教育,劳动意在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精神,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教师与家长应达成一致的教育目标,积极优化劳动教育方法,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劳动教育,力求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劳动学习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魅力,收获劳动的果实,这对其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马智虎,陈海英.家校共育 落实劳动实践:家校共育下的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探究[J].学周刊,2022(19):181-183.

丁耀春.让劳动教育“活”起来: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提升小学生劳动素养[J].科幻画报,2022(5):372-374.

杨晓玲.家校协作有效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J].智力,2022(12):163-165.

刘希平,徐慧,郝卫红,等.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劳动能力的培养:基于积极行为塑造的视角[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76-81.

牛世莲,赵艳丽.家校合作发挥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的实践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32):3-4.

猜你喜欢三位一体劳动教育小学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11期)2017-01-14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30期)2016-12-26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求知导刊(2016年24期)2016-10-14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导报(2016年6期)2016-04-21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作用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