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审计在国家审计机关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4-01-21 10:44:05 来源:网友投稿

刘翠霞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经济社会主体的生产方式和运作模式发生了变化,他们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来存储并利用数据,而这种持续出现的、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的新技术被称为“大数据技术”。在大数据时代,被审计单位纷纷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展自己的业务,持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建立起智慧工作模式。在面对被审计单位拥有的海量的电子数据以及先进的信息系统的时候,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审计,那么就不能运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审计分析,就有可能出现审计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的问题,甚至会陷入无从审计的困境。所以,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对大数据审计进行研究、探索,以便能够与新形势下的复杂变化相适应。

A市审计局大数据审计实务案例

一、项目背景

在传统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一年最多只会对10余个部门单位进行一次预算执行审计,将一个单位作为主要对象,进行单独的审计。但是审计发现的问题比较零散、琐碎,并不能够形成一个具有普遍性、总体性的问题,难以让整个城市的部门单位都可以得到借鉴和参考。一些具有共性的、多发的问题没有能够直接地反映出来,也无法形成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审计监督效果。而且,所涉的单位数目过少,审计范围过窄,与审计全覆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大数据审计技术的推动下,A市审计局对全市218个已经实行了统一会计制度的预算单位进行了全面的预算执行审计,并对预算执行率、沉淀资金、“三公”经费、会议培训费、物业费、工资和津补贴、公务卡使用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审计;
对317个单位进行了大数据审计,总结了它们的整体预算执行状况,并发现了它们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这对以后的审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足量的数据储备。大数据审计的先决条件是要有足够丰富、相互关联的数据,审计组在审计前就进行了数据规划,按照审计要求,收集了市财政、社保、工商、工会、公积金、编办等部门的大量数据,有预算编制、指标管理、资金申拨、集中支付、会计核算、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政供养人员等内部数据和公务用车、统发工资、工商登记、公务出国等18类外部数据,在资金的流向上实现了纵向到边,从省到市、县、乡镇贯通,从财政内部系统之间、财政与同级预算单位之间贯通,并形成了原始数据表及中间数据表,以供后续分析。

二是进行精确的资料分析。数据是一种生产资源,而这种资源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生产效率。要达到预期的审计效果,必须有正确而有效的资料分析。大数据技术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层次的限制,为跨部门、跨时间、跨层次的关联分析提供了可能。如果对同一单位、同一项目连续3年的预算执行率进行计算,得到在3年内的预算执行率都在50%以下的专项经费,这就表明了这项专项经费的安排存在着不科学的问题。

三、项目成效

通过此次审计,A市审计局对400家市本级各部门的预算执行及财政收支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同时也对部门单位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了反映,共追回财政资金9000多万元,移送有关部门处理40多人,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报送了4篇审计要情,得到了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3次批示,并督促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了3个制度,从而有力地促进财政部门及市级预算单位的预算管理。

一是扩大了审计的范围,实现了全面的审计目标。与以往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相比,大数据审计范围扩大到400个纳入市级财政集中收付制度的单位,对各单位进行七个方面的审计,包括部门预算执行率、沉淀资金、“三公”经费、会议培训费、物业费、工资和津补贴、公务卡使用等。

二是对个性和共性问题进行了揭露,对整体形势进行了全面摸底。比如,在预算执行率低的问题上,对本次审计所涉及的单位和项目进行了核实,结果显示,预算执行率低于50%的项目一共有180个,涉及102家单位。

大数据审计在A市审计局开展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大数据审计缺乏具体操作规范

大数据审计是目前一种新型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它在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操作层面的相关规范、办法等方面均处于待制定、待完善的状态,从最高层的上位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开始,到配套的实施办法、操作规程,都需要在国家层面统一制定、统一出台,以规范国家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在最近一次修订后的审计法中,对审计机关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国家政务信息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的电子数据的合法性进行了确认,并对所取得的电子数据和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展开了检查。但是在数据采集的具体范围、具体程序、数据保密、管理及销毁要求等方面,依然没有统一的规定。同时,在开展大数据审计的组织方式、规范流程、文书格式、取证模板方面,也没有一个权威公认的约定。A市审计局在进行大数据审计的时候,主要依据的是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大多都是一些大的原则性的协议,并没有对具体的执行过程和操作标准进行详细的说明。在进行大数据审计的时候,主要是由各审计组依据自己的项目和审计经验来进行的。这就造成了在进行大数据审计的时候,审计人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过程,这对项目的实施管理是不利的。而且,由于大数据分析所得到的结论,通常不能成为直接的证据,还必须依赖于获取原始数据,以此作为审核的证据,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对审核的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A市审计局在进行上述預算执行项目审计时,因为不能将财务标准化数据直接用作证据,所以需要将其转换成财务原始数据取证,对审计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大数据审计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情况是与数据使用效益有关的一个关键因素,所收集到的数据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处理技术。目前,A市审计局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创新面临着很多的难题,一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深度的应用比较少。A市审计局使用的主要是表格与表格的比较分析,而对于机器学习、语义引擎、预测分析、可视化显示等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却很少使用,缺少深入的应用。二是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课题种类单一,难以在技术手段上实现创新。当前,A市审计局大数据审计工作范围比较固定,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是医疗基金审计、保障房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财政绩效审计等,这些工作都涉及大量的数据,与其相联系的部门很多,因此审计模式和大数据审计方法基本已经定型,很难做出新的创新。三是大数据的运用还不够广泛。

三、大数据审计缺乏技术人才储备

要想做好大数据审计工作,就必须有专门的审计人员。A市审计局最近几年一直在进行电脑审计的训练,增加了电脑技术的交流,培养出了一批电脑方面的领导和电脑技术骨干,为大数据方面的发展储备了审计技术人员。但是与整体审计团队相比,这一比例还是很低,还有很大一部分审计人员不擅长或者不懂得如何进行大数据审计。一是审计部门最近几年招聘的大部分都是金融、审计和工程方面的年轻人,很少有电脑方面的人才,这也就意味着,审计部门大数据审计人才的不足并没有得到有效补充。二是大多数审计干部还没有形成大数据的审计思维,传统的思维方式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大数据审计在A市审计局开展应用存在问题成因

一、大数据审计配套制度未健全

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开展审计工作,法无规定不可为。新修订的审计法中,增加了審计机关进行大数据审计的法律基础,其中明确了审计机关可以向被审计单位以及国家政务信息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提出请求,并对获得的电子数据和相关信息系统展开核实和检查,这为开展大数据审计提供了法律支撑。然而,对于电子数据应该怎样取得,取得什么范围的电子数据,电子数据取得后的保管、使用和销毁流程,对于出现违法行为应该怎样追责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高层制度规定。当前,走在大数据审计前沿的省市审计机关都已经发布了自己的与数据采集、报送及使用相关的管理规定。但是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被公认权威的操作规程和实施办法,由于缺少顶层设计,对于每个省市县出具自己的管理办法及开展大数据审计也有着一定的限制。

二、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难速成

大数据审计不仅要有充足的数据,还要有充足的大数据审计人员来运用这些数据。但是在A市审计局,目前普遍缺乏大数据审计人才。一是招聘人数有限,审计机构是政府机构,不能随便招聘,所以对招聘人数的要求很高,哪怕是招聘,也要经过审核,所以审计机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招聘到大量的计算机人才来充实自己。二是应聘者主要集中在审计、会计、工程等与审计相关的领域,而计算机类的人才并不多。大数据审计还没有彻底替代传统审计,审计机关录用审计人员优先考虑还是要满足传统审计项目的需要,这就造成了大数据审计人才的更新速度缓慢。除此之外,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复杂性,让一般的审计干部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对大数据的学习和运用的积极性依然不高。

提升A市审计局大数据审计应用水平建议

一、优化政府审计发展数据环境

大数据审计是审计机关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挑战,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方式。与传统审计相比,它出现的时间比较晚,适用的范围比较狭窄,开展的内容比较少,对其配套制度的研究和制定也存在不足,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是强化大数据审计的运作规范与执行过程。要为大数据审计的开展提供标准化的指引,并使各审查组与审查员的行为方式达到统一。

二是要强化大数据审计的长期计划。要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规划,要对大数据的收集需求做出合理的安排,以防止在收集过程中出现收集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

三是要强化大数据审计的制度化、标准化。要密切关注国家对大数据审计工作的顶层设计,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审计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特别是在证据收集等问题上的相关法律法规,将大数据审计工作真正融入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之中。

二、搭建政府审计大数据应用平台

构建一个有效的大数据审计平台,离不开有效的大数据技术的支撑,所以在构建大数据审计平台的时候,审计部门可以考虑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大数据审计平台的构建中。物联网技术指的是利用射频、红外、全球定位网络、激光、电子传感灯等科学技术,按照国际通信协议规约,将任意物体连入网络,以实现微观物体与物体的识别与连接。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大数据审计平台,它可以快速地定位到审计对象所处的位置及状态,从而可以将更多审计对象的发展变化,更直观和快速、更全面和立体地展现在审计人员面前,大大提升审计效率。

三、拓展大数据应用领域

积极推进大数据审计在更多审计项目类型中的应用,探讨在各类型审计项目中进行大数据审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对每一种审计项目可获得的数据类型、数据体量以及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挖掘,从而使大数据审计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在已有较好大数据审计工作基础上,对已有较强大数据审计工作基础的工程类型进行归纳整理,并将其推广到其他工程中。(作者单位:长垣市审计局)

猜你喜欢审计局审计工作单位——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审计与理财(2022年8期)2022-08-31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审计与理财(2022年7期)2022-07-23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填单位 要推敲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20年5期)2020-06-24理财杂志社2019年度优秀通讯员理财·市场版(2019年12期)2019-09-10看错单位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年18期)2019-01-23协办单位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7年11期)2017-12-19

推荐访问:审计 机关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