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4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4-01-27 15:44:03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及文中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3、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4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4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篇1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及文中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3、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原著片段,感受原著的经典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号召学生读整本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激趣导入

1、同学们,10个阿拉伯数字中,你最喜欢哪个数字呢?

2、引出“三”。

从中国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在它身上,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汉字:三“人”为“众”;三“水”为“淼”;三“木”成“森”;三“石”为“磊”;三“日”为“晶”;三“火”为“焱”;三“牛”为“犇”(ben),三“鱼”为“鱻”(xian);三“羊”为“羴”(shan)等等。

诗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杜甫《示宗武诗》)。

成语、词语、故事: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三姑六婆、三顾茅庐、三元及第、三生有幸、三寸金莲、三长两短、三妻四妾、三缄其口、三维空间、三头六臂、三令五申、三思而行、三心二意、三言两语、三句不离本行、三寸不烂之舌、三月不知肉味、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有:三英战吕布,陶恭祖三让徐州,孔明三气周瑜等。《水浒传》中的有:施恩三入死囚牢,宋江三打祝家庄,宋公明三败高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打了三拳。《西游记》中的有:尸魔三戏唐三藏,三借芭蕉扇等。《红楼梦》中的有,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等。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8课——《三打白骨精》。(指板书,生齐读。)

二、小组合作,交流互动

1、小组成员合作,根据表格划出关键词或句子。

2、汇报,全班交流。

3、从这个表格中你能体会到这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吗?

白骨精三变:贪婪,狡猾,诡计多端,不达目的不罢休

【白骨精的“三变”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最终丧生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说明了孙悟空更胜一筹,对比、反衬出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高强本领。】

孙悟空三打:不顾师父误解,排除阻挠,坚持扫除妖魔,体现了他的坚定不移。本领高强,机智勇敢,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勇于降妖除魔。

唐僧:人妖不分,心地善良。

4、从课文中的其他地方,你还能体会到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1)如果唐僧能退下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孙悟空会不会就离开师父?为什么?

(2)叫众神作证

(3)为什么孙悟空一次打不死白骨精,而要三次?

【写法指导:要有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关键描写,还要有能吸引读者的故事情节。】

三、对比阅读,品味经典

1、课文是针对同学们的年龄特点,对原著进行了改动和压缩,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的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大家从这一回的标题中,能看出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结局吗?

【体会原著标题的对偶与概括】

2、出示原著故事结尾片段,学生默读,说说从中又体会到了孙悟空的什么性格特点?

【重情重义,有情有义,深谋远虑,忠心耿耿】

【点拨过渡:原著对人物的刻画更生动、细腻、传神,对情节的描述更具体、生动、奇幻、曲折,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我推荐大家读原著。】

四、拓展延伸,阅读名著

1、翻开语文书的第55页,学生默读或指名读。

2、告诉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版本的《西游记》阅读。读完后,我们开展一场《西游记》人物讨论会,交流大家的感受和收获。

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懂课文的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名著引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庆的春节刚刚过去,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开始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学习生活。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出示《西游记》)

2、简介《西游记》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它想象丰富,故事曲折奇幻,人物形象鲜明,它从诞生到现在的四、五百年里,不但深受我们中国人喜欢,而且已成为了世界文学中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著作之一 ,被改编成几国文字,还被拍成电影、电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3、一提到《西游记》你脑海中会出现谁?为什么?

4、你还知道小说中哪些人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5、看来同学们都很熟悉和喜欢《西游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而来的课文——三打白骨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书反馈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导读好翘舌音、前鼻音。)

(2)口头填空,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 ),最后变成 (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先后( )次怒打白骨精,最后终于( )白骨精。

(4)明确人物关系,构架文章结构

(出示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同学们,任何一篇小说中都会有“人物、情节、环境”,我们把它们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都有哪些? (板书:孙悟空、白骨精、唐僧)

他们三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孙悟空

三打 三怪 白骨精 三骗 唐僧

二、精读“第一打”,感悟形象

正因为白骨精的“三骗”“三变”,才有了孙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怪”。这就是小说的——情节。那么,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首先来看看 “第一打”。

1、请大家轻声读读2—4段,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句子和关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性格。(出示学习要求)

2、学生读课文,画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篇3

一、游戏综述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塑造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幼儿每每谈论起这个故事,都是津津乐道,眉飞色舞。200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动画片《西游记》,更是获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当“猴哥——猴哥——”嘹亮的音乐声响起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动画片《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的形象惟妙惟肖,白骨精的三个变身——小姑娘、老太婆以及老公公,都具有比较典型生动的人物特征,适合大班幼儿表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教师选择了这一情节进行改编、表演,帮助幼儿在提高表演能力的同时,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也有助于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增进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游戏网络

三、游戏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三打白骨精》,了解白骨精的狡诈,孙悟空的聪明机灵,猪八戒的憨傻,唐僧的固执、迂腐等不同的角色特征,为表演做铺垫。

2、观看过动画片《三打白骨精》,已学会唱主题歌《白龙马》。

3、通过图片、文字、电视节目等途径认识猴子,了解猴子的特性。

4、通过语言活动“大家来学孙悟空”,帮助幼儿掌握孙悟空的表情、眼神、动作等形象特征。

5、通过美术活动“我们来包装”,师幼共同为表演设计、制作行李等道具。

(二)游戏资源

1、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1)场景:树、花草。

(2)道具:唐僧师徒四人以及白骨精的面具,唐僧的禅杖,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钉耙,沙僧的行李挑担、月牙铲、黑胡子、假发,小妖的刀、斧,老婆婆的篮子以及馒头,老公公的拐杖。

2、选配音乐。

(1)动画片主题歌《白龙马》:用于第一场唐僧师徒四人上场。

(2)阴森恐怖的音乐:用于第五场白骨精和众妖出场。

(3)欢快有力的音乐:用于第五场结束的“猴子舞”。

(三)家庭与社区

家长可以带幼儿去看成人表演的戏剧《三打白骨精》,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

四、游戏提示

1、白骨精的三次变身是重点,既要体现变的过程,又要体现小姑娘、老婆婆、老公公三个角色的衔接。排练时,教师让小姑娘、老婆婆以及老公公分别躲在三朵花(树)的后面,这祥白骨精第一次变身时,就走到事先躲藏小姑娘的位置,与扮演小姑娘的幼儿交换位置,其他两次也是同样。这样交换既隐蔽又自然,不仅方便了幼儿表演,也能保证舞台上较好的站位效果。

2、形象地表现孙悟空是难点。孙悟空的面部表情、说话的语气语调、身体动作等,要让幼儿表现得生动形象,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看电视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帮助他们分析、总结人物的特征:眼睛不停地眨,手不停地在脸上、耳后做抓耳挠腮的动作;双腿站立时都是弯的,单腿站立时,另一只脚则靠在站立腿的膝盖上;金箍棒需要经常转动;说话的语调偏高偏尖,语速要快,同时也要吐字清楚。做到这些,就能够把孙悟空的形象表现得比较准确。

3、幼儿在表演时可能会出现动作与音乐不匹配的现象。例如,师徒四人上场的情节,有时音乐停了,小演员还没有走到舞台中央;或者是已经走到规定的地方,但音乐还在放,演员出现等待的情况等。碰到类似的状况,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听音乐的长短,在心里估算时间,然后配合步伐,自己做个调整,基本保证在音乐停止的时候能到预设的地点。如果这样调整后仍然没有到达预设的地点,那么可以在做下一组动作时进行微调,从而达到理想的状态。

4、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①语言活动“孙悟空打妖怪”,让幼儿学念儿歌。

②美术活动“西游记脸谱”,让幼儿自己设计喜欢的脸谱形象。

③音乐活动“白龙马”、“猪八戒吃西瓜”,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白龙马》和《猪八戒吃西瓜》,并进行歌舞表演。

五、游戏小故事

“我不愿演猪八戒”

记得在和孩子们商量分配角色时,谁也不愿意扮演猪八戒这一角色,问其原因,都说:“猪八戒那么丑,我才不要演呢!”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反面角色,纷纷拒绝。角色没有分配好,谈何表演呢?于是,我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首先,我告诉孩子们,角色的美与丑,都是故事中必须有的,这样才能衬托出角色形象。如果没有猪八戒的憨傻,也衬托不出孙悟空的机灵。其次,即使你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也不能说你就是不光彩的。相反,很多的演员都是演了反面角色而大获成功的。无论正面反面角色,只要你演好了,就是的成功,这是表演的真谛。

孩子们被我说的有些动心了,人群中发出低低的议论声。后来,有个孩子提了个建议,说:“老师,那我们就乡请几个小朋友来演猪八戒,谁演得好就让谁演!”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有意向的孩子同时来表演。结果,大家一直认为玲玲最合适,因为她的动作最形象,而且,她有着圆圆的脸,稍胖的身体,外形也比较符合。就这样,一个女孩子成了扮演猪八戒的第一人。后面的表演也充分证明,这个角色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个反串的女“猪八戒”,以其精湛的表演为我们的演出赢得了更多的喝彩。

死而复活

排练时,扮演小姑娘、老婆婆、老公公的三个孩子因为剧情的需要,在被白骨精“打死”后就要一直躺在地上,直到剧情快结束时才能起身退场。因为孩子年龄小,不能够保持一个姿势长时间不动。往往其他角色在表演时,台下的小观众突然喊道:“XXXX的头翘起来啦!”然后哄堂大笑。于是,已经“死去”的人突然反应过来,继续躺好装死。经常有这样的笑场,往往打断了表演。

为了解决死而复活的问题,我首先把孩子们表演的片段录下来放给他们看,他们看后也觉得特别好笑,很不好意思。然后我告诉他们:表演的时候,你就不再是自己了,而是剧情中的。角色,剧情需要你怎样,你就必须怎样。死了就死了,是不可能再有任何动作的。其次,我们发动家长找到一些电影片段,让孩子们观看那些英雄就义后的将写片段,让他们明白,克服和坚持是如何做到的。最后,我们提醒这三个角色的扮演者在死的时表演案例漂候尽量找一个自己舒服的、不面向观众的姿势,让观众看不到自己的脸,这样对自己的考验也会小一些,实在坚持不住,小动一下也看不出来。有了这些经验,“死去”的人再也没有“复活”过。

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篇4

活动目标

1、为动画片配背景音乐,了解影像中音乐的作用。

2、初步尝试简单的乐曲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剪辑动画片《三打白骨精》片段(时间约五分钟,消音)。

2、各种乐器。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片《三打白骨精》

1、边看边讨论:片中的人物可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告诉幼儿影片中每个主要角色即将出场或有事情发生时都会有一段独特的背景音乐,音乐可以使人们知道马上就有重要事情发生,并能增加视觉效果。

二、将动画片分成四段讨论配乐

1、第一段: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出来时可以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引导幼儿分析人物的不同特征)

2、第二段:白骨精出现时应该是什么样的音乐?孙悟空与白骨精第一次打斗时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

3、第三段、第四段:第二次、第三次打斗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引导幼儿知道三次的打斗音乐应该一次比一次强烈)

三、幼儿自行分成四组分别为四段动画片配乐

1、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乐器来配乐。例如孙悟空与白骨精打斗时可以用架子鼓来烘托打斗气氛;唐僧念紧箍咒时可以配上碰铃刺耳的声音等等。

2、各小组分别进行乐器合成练习。引导幼儿根据情节选择合适的乐器以及注意各乐器合成时的和谐。

3、启发幼儿想象除了用乐器来配乐,还可以用什么来配乐?(例如自己的嗓音、教室中的器具等。)

四、将动画片与配乐合成。

第一次,让幼儿自己选出几位同伴对白,其他的进行配乐。第二次配乐时录音,制成配乐音带,让幼儿边欣赏动画片边听听自己的配乐,找出不和谐的地方,再进行第三次配乐。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推荐访问:白骨精 教案 幼儿园大班 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教案反思 大班三打白骨精教案及反思 大班语言《三打白骨精》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三打白骨精教案 大班三打白骨精ppt课件 三打白骨精大班语言 三打白骨精大班表演游戏 幼儿园三打白骨精游戏教案 大班三打白骨精语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