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绪决策的基本范式及展望

时间:2023-09-15 14:00:15 来源:网友投稿

■文/王良璧

情绪决策是伴随着情绪的决策过程,通常人们会先对不确定的结果作出一种判断,之后才作出决策。情绪决策主要涉及认知、反馈信息、儿童亲社会行为等范围,笔者查阅了有关情绪决策的文献,在了解情绪决策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情绪决策需要用到的范式,同时对未来情绪决策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情绪决策(affectivedecision- making)意指在反应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下,个体需要先对每个反应选择所伴随的奖励和惩罚进行评估,最后推测出最适宜的选择的过程。情绪决策是同时包含情感和逻辑的决策过程,旨在做出对个体的未来有利或对他人、社会有利的选择和决定,目的是获得最大利益。近年来,情绪决策的研究一般采用风险决策的一些基本范式,这些范式的最大特点是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决策情景,既有奖励,也有惩罚,且惩罚具有不确定性。

情绪对个体的决策行为会产生较大影响。在情绪理论中,研究者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中性情绪、负性情绪、正性情绪等,正是这些情绪影响了个体对于公平决策的判断。有研究认为,情绪有时会被当作信息,当信息不确定的时候,情绪会影响人们的公平判断。研究者一般选择通过电影、图片、文字等材料诱发被试的情绪,从而探究情绪对公平决策的影响。有研究者运用了第三方干预任务,探究悲伤情绪对不公平评判的影响。在实验中,除了分配方和被分配方,又加入了评判者作为第三方,使用视频材料启动被试的悲伤情绪后,被试在悲伤的情绪下作为第三方评判分配者分配的方案是否公平,结果显示,比起维护公平人们更多的是选择补偿且补偿的金额较大。也有研究者使用博弈范式探究愤怒对不公平敏感性的影响,被试需要完成stroop实验以消耗自身精力,结果显示,当自我损耗过大时,个人的情绪调节资源减少,针对利他不公平的分配被试更容易出现愤怒情绪,从而更倾向于惩罚不公平行为。

除了通过材料诱发情绪,预期情绪也会影响公平决策。当人们对未知结果做出乐观预期,事实结果与预期相符或不相符都会影响对事实结果的评价,从而诱发正性或者负性情绪。有研究者通过情绪问卷调查和最后通牒范式来探讨青少年的预期情绪对公平决策的影响。在决策中,被试需要作为分配者参与金钱分配任务,结果显示,预期情绪愉悦的被试会给被分配者分配更多的虚拟金币,而预期后悔情绪的被试则给被分配者较少的虚拟金币。

范式(paradigm)的概念和理论是国外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70)中系统阐述的。所谓范式,就是指用于研究心理学现象及特质的特定的实验方法,如情绪启动范式、stroop范式等。

风险决策的研究范式大致相同,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使用问卷和量表;
第二,赌博任务和彩票决策任务;
第三,情景模拟选择问卷,即在某个情景中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选项让被试进行选择,从选择结果上测量被试的风险决策倾向;
第四,想象模拟情境测试,要求被试想象一个任务情境,自己置身于该情境之中,然后根据题目作出选择。当前,研究者正在寻求新的研究范式来测量风险决策行为。如气球模拟风险决策范式,救人行动模拟风险范式等。

通过查阅与情绪决策相关的文献可知,决策是人们认知和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在与利益和惩罚不确定相关的竞争行为之间作出选择的能力。综观当前研究,决策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风险决策、社会决策和跨期决策。决策的过程具有复杂性,正是因为如此才具有研究意义。另外,有心理学家证实,在整个儿童期,就会出现利用延迟满足来获得更多利益的决策能力。“儿童与成年人的情绪决策有何不同?成人与儿童情绪决策所激活的区域是否相同?”这些问题都值得讨论和研究。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情绪决策进行研究,对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查阅文献发现,与情绪决策有关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 方面。

一是情绪决策与认知。一些研究者认为,一些干扰物可能会损坏认知的过程。比如,上课时使用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可能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开车时使用智能手机可能会导致发生事故。因此,研究人员通常将一些与奖惩有关的干扰物加入认知实验中,比如社会性奖励(表扬、鼓掌等)和物质奖励(虚拟金币、小红花等)。结果表明,这些无关但有益的线索可能会干扰认知控制过程,当干扰物出现在认知控制操作序列的早期时,这种影响可能更强。

二是情绪决策与反馈信息。反馈信息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积极反馈、消极反馈、社会反馈、金钱反馈等等。相比积极反馈,在消极反馈下儿童的学习效果更好。有研究者发现,消极反馈比积极反馈对儿童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同时儿童在消极反馈中的反应时间比积极反馈中更长,这可能是由于儿童在消极反馈中思考的时间更久,选择更加谨慎。加入物质性、社会性强化物后,男生在物质性强化条件下和女生在社会性强化条件下,仍然是消极反馈比积极反馈中的正确率更高,消极反馈中的反应时间更长。从神经反应和行为表现两个方面均证明,相比积极反馈,儿童对消极反馈更敏感。

三是情绪决策与青少年的公平行为。青少年在公平决策中,已经能够抵制绝对利益的诱惑,选择较公平的分配方案。一些心理学家探讨了预期情绪对于青少年公平决策的影响,在研究者设计的三种分配方案中,被试大多选择了平均分配,只有少数人受到预期情绪的影响,选择利他或利己的不公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5~19岁的青少年行为具有公平性,性别和年龄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在青春期的中后期,青少年的公平感已经形成并趋于稳定。也有研究者使用了第三方利他任务来探究13~18岁的青少年是否存在互惠行为,研究结果发现,被试作为评判者,当发现不公平分配时,普遍加强了对分配方的惩罚和对被分配者的补偿,这说明青少年存在强烈的公平感,当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时候,也希望捍卫公平原则。

四是情绪决策与儿童亲社会行为。情绪决策一般与博弈者任务联系在一起,测验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道德行为等。以年级为变量,随着年级的增长,儿童从倾向于利己的社会行为转变为利他的社会行为。在小学阶段,儿童在独裁者游戏中的分享次数随年级升高而增加,六年级儿童的分享次数显著高于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儿童,高年级儿童比低年级儿童更容易出现自律行为。

五是情绪决策的性别差异。有研究者提出,男生和女生对于惩罚不公平行为的认知机制是不同的。男生更容易受到不公平方案带来的负性情绪的干扰,在决策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对负性情绪的调节;
女生不易受负性情绪的干扰,更侧重于维护公平原则。也有一些研究者从提议者、应答者两种博弈角色出发,探讨公平决策的性别差异。他们认为,在被试的角色为提议者时,被试的拒绝率没有性别差异,这说明当被试有分配权力时,男生和女生都倾向于作出公平决策。

对于男生和女生不公平决策的行为差异,很多研究者用生理机制的不同来解释。一些研究者提出,虽然男生和女生在不公平决策中的认知机制、生理机制存在差异,但在一般情况下,男生对于不公平方案的容忍度比女生更高,女生比男生有更强烈的维持公平原则的意愿。

有学者认为,物质性、社会性强化物对儿童反馈学习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第一,在两种强化条件下,相比社会反馈,男生在物质反馈下的学习效果更好。但是,女生在物质和社会强化条件下的学习效果并无差异。第二,只有在社会强化条件下,女生的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才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即消极反馈对学习的作用效果要好于积极反馈对学习的作用效果,但在物质条件下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不存在差异。男生只有在物质强化条件下,积极和消极反馈对学习效果的作用存在差异。即消极反馈对学习的作用效果要好于积极反馈对学习的作用效果,但在社会条件下,积极和消 极反馈对学习效果的作用不存在差异。

情绪决策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父母和教师要注意反馈信息的利用,在给予儿童反馈时也应关注性别差异,对男孩和女孩使用不同的强化物,以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在指导儿童的学习时,父母和教师不能一味地表扬和鼓励,应合理使用消极反馈,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 学习。

虽然许多学者都认同积极反馈的作用,强调在儿童的行为中应该多给予鼓励和赞赏,但是也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消极反馈比积极反馈更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其原因在于,不同性格的儿童,对于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比如,抗压力强的儿童,对于消极反馈的反应更大;
而抗压力弱的儿童,对于积极反馈的反应更强。这可能是样本的特殊性或者实验任务的难度影响了实验结果,需要在将来进一步展开探究。

猜你喜欢消极范式学习效果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22年4期)2022-05-13“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民族文汇(2022年14期)2022-05-10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1年6期)2021-08-10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10期)2021-04-13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2期)2020-06-16莲心宝宝有话说作文大王·笑话大王(2019年8期)2019-09-09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8年1期)2018-08-16让自己发光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5年11期)2015-09-10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推荐访问:范式 展望 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