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及预防胃乏力的作用分析

时间:2023-09-25 08:20:11 来源:网友投稿

朱 艳

(宣恩县人民医院,湖北 宣恩 445500)

胃肠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麻醉药物的刺激、手术操作对组织的牵拉、腹腔内热量散发及炎症反应的出现等,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胃乏力的发生,使得胃排空延迟,严重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1-2]。术后护理是临床促进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3]。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服务的改革,各种新型护理措施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综合护理是一种从患者的角度出发采取多种护理措施的护理模式[5]。本文就术后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及预防胃乏力的作用进行分析。

1.1 一般资料

从2021 年5 月开始在我院实施胃肠手术的患者中选取研究对象,截止至2022 年10 月,共选入98例患者参与研究。纳入标准:(1)确诊为胃肠疾病。(2)实施手术治疗。(3)对手术和麻醉耐受。(4)临床资料齐全。(5)知晓研究并同意参与。排除标准:(1)存在意识障碍。(2)合并精神疾病。(3)合并其他组织、器官严重疾病。(4)基础疾病难以控制。(5)合并其他未经本次手术治疗的胃肠疾病。(6)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随机将其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 例。对照组中男26 例,所占比例为53.06%;
女23 例,所占比例为46.94%;
年龄最小者23 岁,最大者67 岁,年龄平均值(44.79±5.62)岁;
病程最短者2 d,最长者8 年,病程平均值(2.25±1.72)年;
其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2 例,所占比例为44.90%;
阑尾炎患者19 例,所占比例为38.78%;
结直肠癌患者2 例,所占比例为4.08%;
其他胃肠疾病患者6 例,所占比例为12.24%。观察组中男27 例,所占比例为55.10%;
女22 例,所占比例为44.90%;
年龄最小者25 岁,最大者66 岁,年龄平均值(44.83±5.22)岁;
病程最短者3 d,最长者9 年,病程平均值(2.19±1.67)年;
其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3 例,所占比例为46.94%;
阑尾炎患者20例,所占比例为40.82%;
结直肠癌患者1 例,所占比例为2.04%;
其他胃肠疾病患者5 例,所占比例为10.20%。两组以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开展各项治疗措施,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定时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处理,同时告知术后注意事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包括:(1)活动护理。告知患者术后6 ~8 h 内不可大幅度或用力移动身体,定期通过适当力度的叩击背部来帮助患者排痰。术后6 ~8 h 内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可适当进行上肢和下肢的被动活动。在进行下肢活动时可能会出现腹部用力的情况,此时需要家属和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下肢的被动活动。在术后24 ~72 h 内根据患者的恢复程度逐渐增加活动幅度和活动量,可加入上肢和下肢的主动活动。手术72 h 后可根据患者的恢复程度进行下床、室内行走等活动。(2)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其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病史、性格特点等。根据患者的精神状态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然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病房内各种设施的使用方法,推荐可以放松心情的音乐、具有积极意义的书籍、欢乐的电视节目等,将患者对疾病和疼痛的注意力转移,促进其心理状态的改善。(3)按摩护理。术后待患者麻醉清醒后,护理人员用手掌按揉患者的颈肩部、胸背部、腰骶部、臀部,按摩时患者保持仰卧位,护理人员可将手掌伸到患者身下,掌心向上按揉对应部位,注意不要摇动患者,每次10 min,每天2 次,直至患者可下床活动。术后6 h 对患者实施腹部按摩,按摩时患者取仰卧位,护理人员以患者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注意避开切口,保持按摩力度轻柔,每次10 min,每天2 次,直至患者出院。(4)饮食护理。术后6 h 让患者进食流质食物,控制每次进食量,宜少食多餐。排气后改为进食半流质食物,食物应富含营养、易消化、清淡。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2)分别于术后1d 及术后2d 检测两组的血浆胃动素、P 物质、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检测方法为放射免疫法。对两组术后1d 及术后2d 的血浆胃动素、P 物质、血管活性肠肽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3)对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常见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肠梗阻、肠粘连、尿潴留、胃乏力,计算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调查两组的术后护理满意度,调查方式为口头询问,通过患者对护理及时性、护理态度、护理服务准确性、护理技术水平的感受来评价护理满意度,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其中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均纳入满意范畴。总满意率=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行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的对比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的对比(± 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的对比(± s)

术后住院时间(d)对照组(n=49)82.33±12.37 32.53±10.72 45.66±7.14 40.43±8.28 50.96±7.92 7.27±2.70观察组(n=49)83.12±13.01 32.79±11.08 39.01±7.12 35.02±7.64 44.13±7.43 5.41±2.65t值 0.308 0.118 4.617 3.361 4.403 3.442P值 0.759 0.906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排气时间(h)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h)术后排便时间(h)

2.2 两组术后血浆胃动素、P 物质、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对比

术后1 d,两组的血浆胃动素、血浆P 物质、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2 d 的血浆胃动素、P 物质水平均较术后1 d 升高,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较术后1 d 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 d 的血浆胃动素、P 物质水平均较对照组高,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血浆胃动素、P 物质、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对比(pg/mL,± s)

表2 两组术后血浆胃动素、P 物质、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对比(pg/mL,± s)

胃动素P 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组别t值 P值术后1 d 术后2 d 术后1 d 术后2 d 术后1 d 术后2 dt值 P值t值P值对照组(n=49)243.27±22.86 292.17±21.64 10.874 <0.001 41.12±12.31 47.56±11.23 2.705 0.008 50.28±10.65 43.17±15.33 2.666 0.009观察组(n=49)242.66±23.62 440.28±20.11 44.593 <0.001 41.93±11.72 57.43±11.89 6.499 <0.001 50.72±10.53 33.68±7.17 9.363 <0.001t值 0.130 35.095 0.334 4.224 0.206 3.925P值 0.897 <0.001 0.739 <0.001 0.837 <0.001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两组术后恶心呕吐、腹胀、肠梗阻、肠粘连、尿潴留的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胃乏力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例(%)]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例(%)]

胃肠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胃肠功能,一般在3 d 左右[6]。胃肠手术患者由于术中使用麻醉药物、出现炎症反应等原因可导致胃肠的活动受到抑制,进而引起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胃乏力等[7]。胃乏力是无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发生的可消化固体食物胃排空延迟综合征,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乏力的发生率较高[8]。促进胃肠手术后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和预防胃乏力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9]。常规护理模式中的各项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仅以配合治疗操作为原则,缺少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措施。综合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制定全面性、综合性、人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10]。本研究中的综合护理措施包括术后活动护理、心理护理、按摩护理及饮食护理。活动护理可防止术后早期对患者的切口造成牵拉,并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心理护理可防止不良情绪产生,避免心理状态不佳影响胃肠功能,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按摩护理可对胃肠道形成机械性刺激,使术后胃肠道的血运和蠕动快速恢复[11]。过去腹部手术后的饮食恢复通常以排气为标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术后尽早进食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能为术后康复提供营养支持[12]。因此,本研究中让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 h 即进食流质食物,尽早使食管、胃、肠等兴奋,从而使胃肠的运动反射性增强,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胃动素是一种消化道激素,是胃肠运动的兴奋性调节肽,可促进胃肠运动、调节胃肠道对水电解质的运输[13]。血浆胃动素水平的降低说明肠道蠕动速度减慢,肠内容物的通过不顺利。P 物质在全身均有分布,但在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较高,能对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起到促进作用,并促进胃肠运动,刺激肠黏膜分泌水电解质[14]。血管活性肠肽是一种神经递质,可舒张肠道平滑肌,松弛食管下段括约肌、Oddi 括约肌、肠道平滑肌、肛门内括约肌,抑制胃肠蠕动[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
观察组术后2 d 的血浆胃动素、P 物质水平均较对照组高,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
观察组术后胃乏力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可见,术后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的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预防胃乏力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胃动素胃肠功能胃肠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基层中医药(2022年8期)2022-11-17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21年4期)2021-07-31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2期)2016-01-14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3期)2016-01-06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0期)2014-03-01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影响的在体机制研究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5期)2011-02-24改良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直肠癌Dixo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7期)2010-03-25

推荐访问:术后 乏力 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