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说钩沉·玄中记》考辨补遗

时间:2023-10-11 17:22:02 来源:网友投稿

徐胜男

(江苏大学 文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玄中记》是唐前地理博物志怪小说的代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无目,北宋《太平御览》始著,《崇文总目》地理类、《通志·艺文略》地理类均著录《玄中记》一卷,不题撰人。《玄中记》①《玄中记》作者旧题郭璞,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其乃系托名郭璞。但李剑国在《唐前志怪小说史》中则考证指出:是书作者正是郭璞。作者郭璞,原书不传,历代有多种辑本,其中以鲁迅《古小说钩沉》最为完备②《玄中记》主要有6种辑本:元陶宗仪《说郛》、清茆泮林《十种古逸书》、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黄奭《汉学堂丛书》、叶德辉《郋园先生丛书》、鲁迅《古小说钩沉》。。但受当时条件的限制,鲁迅辑本虽较完备,但仍存在一定的疏漏,对此,阳清撰有《〈玄中记〉佚文补遗与存疑》③阳清.《玄中记》佚文补遗与存疑[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51-54.一文,对钩沉本《玄中记》进行了佚文补充。然其仍有未尽之处,故本文以鲁迅钩沉本《玄中记》为基础,结合相关论文的补遗,从《玄中记》的异文辨析、佚文勘误、佚文商榷、佚文补遗等方面,对《玄中记》佚文进行进一步的考证与探究。

《玄中记》作为地理博物小说,内容包罗万象,相互之间缺少故事性与连贯性,更似百科知识全书,这给佚文的甄别与辑佚带来较大的困难。而且旧辑佚文多经转录、传抄,难免会有文本内容上的讹误,产生异文。钩沉本《玄中记》中所存异文,简述如下。

其一,同物异名,如“蝙蝠”与“伏翼”。钩沉本《玄中记》中辑“伏翼”:“百岁伏翼,其色赤,止则倒县;
得而服之,使人神仙。二句依《水经注》三十七引补。千岁伏翼,色白;
得食之,寿万岁。《类聚》九十七,《御览》九百四十六。”④鲁迅.古小说钩沉[M]//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459.

按:该文前一句注出《水经注》,稽考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七引《玄中记》:“蝙蝠百岁者,倒悬,得而服之,使人神仙。”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王先谦,校.成都:巴蜀书社,1985:569.明朱谋㙔《水经注笺》、清沈炳巽《水经注集释订讹》同。后一句出《类聚》《御览》。《艺文类聚》卷九十七鳞虫豸部引《玄中记》曰:“百岁伏翼,色赤,止则倒悬;
千岁伏翼,色白,得食之,寿万岁。”②(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汪绍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686.《太平御览》卷第九百四十六虫豸部三亦引,文字略异。从上述征引来看,“蝙蝠”与“伏翼”应为同物异名。这一点从“蝙蝠”的释名中也可得到印证,如汉许慎《说文解字》卷十三上:“蝙蝠,服翼也。”③(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78:282.晋郭璞注《尔雅》卷下释鸟第十七:“蝙蝠,服翼。郭注:齐人呼为蟙䘃,或谓之仙鼠。”④(清)周祖谟.尔雅校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149.此外,唐段公璐《北户录》卷一引《水经》:“夷道县丹水迳亭下有石穴,穴中有蝙蝠大者,如鸟倒挂。”并指出其“与《玄中记》说略同。”⑤(唐)段公璐.北户录[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38.由此可明确,“蝙蝠”即“服翼”,也即“伏翼”。《玄中记》中此类同物异名的情况还有“蜮”与“水狐”,二者所指为同一物。

其二,同事异文,如“姑获鸟”。鲁迅辑《玄中记》中有“姑获鸟”故事:

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神类。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游女,一名钩星,一名隐飞。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今时小儿之衣不欲夜露者,为此物爱以血点其衣为志,即取小儿也。故世人名为鬼鸟,荆州为多。昔豫章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人,不知是鸟,匍匐往,先得其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去就毛衣,衣之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以衣迎三女,三女儿得衣亦飞去。今谓之鬼车。⑥鲁迅.古小说钩沉[M]//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457-458.

其他古籍所引,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对该佚文有所补充。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少小婴孺方引《玄中记》云:“天下有女鸟,名曰姑获(《肘后子母秘录》作乌获),一名天帝女,一名隐飞鸟,一名夜行游女,又曰钓星鬼。喜以阴雨夜过飞鸣徘徊人村里,唤得来者是也。鸟淳雌无雄,不产,阴气毒化生,喜落毛羽于人中庭,置儿衣中,便令儿作癎病必死,即化为其儿也。是以小儿生至十岁衣被不可露也,七八月尤忌。”⑦(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49.唐王焘《外台秘要》卷三十五所引同,文字略异。宋佚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二五疳论,按《玄中记》有:“无辜之禽,一名姑护,一名钧星鬼,但喜夜飞。人有暴露小儿衣袂裍包,其禽飞立在上,令儿患此疾也。”⑧(宋)佚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4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22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十九禽四“姑获鸟”条,释名引《玄中记》曰,该鸟又名乳母鸟、夜行遊女、天帝少女、无辜鸟、隐飞。对此李时珍注曰:“昔人言此鸟产妇所化,阴慝为妖,故有诸名。”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7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403.集解引《玄中记》云:“姑获鸟,鬼神类也,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云是产妇死后化作,故胸前有两乳,喜取人子养为己子。凡有小儿家,不可夜露衣物,此鸟夜飞,以血点之为志,儿辄病惊癎及疳疾,谓之无辜疳也。荆川多有之,亦谓之鬼鸟。”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7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403.明张自烈《正字通》亥集中鸟部引《玄中记》:“姑获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好取人小儿育养之,凡小儿夜露衣物,此鸟夜飞以血点之为志,儿辄病惊癎,谓之无辜疳。”⑪(明)张自烈.正字通[M]//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2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810.

上述所引姑获鸟故事对鲁迅所辑佚文,至少有三个可补充之处。其一,姑获鸟之别名。鲁迅辑姑获鸟别名有天帝少女、夜行游女、钩星、隐飞,其中“钩星”一名《太平御览》作“钓星”,根据该故事内容特点来看,上述几则佚文中“钓星鬼”一名似更贴切。除此之外,姑获鸟又有无辜鸟、乳母鸟等几个别名。其二,姑获鸟的习性。《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所引,可补充姑获鸟的习性特点:“喜以阴雨夜过飞鸣徘徊人村里,唤得来也。是鸟纯雌无雄,不产,喜落毛羽于中庭,置入儿衣中,便使儿作癎必死即化为其儿也。是以小儿生至十岁衣裳不可露,七八月尤忌。”①(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49.其三,姑获鸟的由来及其所产生的危害。《本草纲目》记载,姑获鸟“产妇死后化作,故胸前有两乳,喜取人子养为己子。”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7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403.姑获鸟所致疾病谓之“无辜疳”。姑获鸟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重要的民俗意义。上述所引佚文,可能是《玄中记》中姑获鸟故事的佚文,也可能是该故事流传过程中衍生的异文,尤其是明清诸书,附会之文不在少数。从诸书记载情况来看,姑获鸟可致小儿病,这一点是公认的,但其使小儿病却有点血、落尘、落羽等几种不同的方式,这或是该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融合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产生的衍变。总之,虽然难以考证该故事的文本内容,但在鲁迅佚文基础上,各古籍均对姑获鸟故事有补充校正之功。

笔者通过翻阅资料,稽考诸书,发现鲁迅辑钩沉本《玄中记》,尚有两处需商校之处。

其一,山精如人一足,长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昼藏。人不能见,夜闻其声;
千岁蟾蜍食之。《御览》八百八十六,《草堂诗笺》三。

按:此“山精”内容常见他书征引,但文字较简,钩沉本所辑此条注出《太平御览》,核之《御览》卷八百八十六妖异部二所引,山精乃“人昼日不见,夜闻其声”,这从字句对仗和语言逻辑上也似更合理。由此推论,钩沉本《玄中记》中此条或是鲁迅辑佚过程中出现讹误,也可能是本于前代其他辑本,而未做原始调查,故钩沉本《玄中记》“山精”条中“人不能见,夜闻其声”应为“人昼日不见,夜闻其声”。

其二,越燕,斑胸,声小;
胡燕,红襟,声大。《丹铅总录》

按:核明杨慎《丹铅总录》卷二十一“胡燕”条引《玄中记》:“胡燕,斑胸,声小;
越燕,红襟,声大。”③(明)杨慎.丹铅总录[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595.该文还见于杨慎《升庵集》卷八十一、清陈廷敬《御选唐诗》卷八七言古《余杭醉歌赠吴山人》注,内容均同。由此可见,鲁迅所辑此则佚文,似乎颠倒了胡燕与越燕二者的顺序。越燕与胡燕也见于其他古籍记载,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之十六:“胸班黑,声大,名胡燕,其巢有容匹素练者。”④(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739.宋罗愿《尔雅翼》卷十五:“燕有两种,越燕,小而多声,颔下紫,巢于门楣上,谓之紫燕,亦谓之汉燕。胡燕比越燕大,而臆前白质黑章,其声亦大,巢悬于大屋两榱间。”⑤(宋)罗愿.尔雅翼[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376.《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一禽鸟二,陶隐居注《本草》云:“紫胸轻小者是越燕,胸斑黑声大者是胡燕,其作巢喜长。越燕不入药用,越与汉,亦小差耳。”⑥(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3775.从上述内容来看,胡燕与越燕本身差别较小,《玄中记》佚文所记“斑胸”“红襟”等特点并未得到验证。二者的区别大致可总结为:胡燕,胸斑黑,声大,可入药;
越燕,紫胸,声小。这与钩沉本《玄中记》佚文内容存在一定的矛盾,由于原书散佚,加之佚文又经反复传抄,其原内容或已不可考,而仅就《丹铅总录》所记来看,该则佚文应为:“胡燕,斑胸,声小;
越燕,红襟,声大。”

阳清对钩沉本《玄中记》进行了佚文的辑校补遗,辑有佚文6则。此6则佚文均出自明清古籍,部分佚文的准确性还有待商榷。现据阳清所辑佚文及出处,考辨如下。

其一,神丘有火穴,光景照千里。昆仑有弱水,浮毛不能起。杨慎《丹铅总录》卷十一。

按:该佚文的后半句,前代诸家已辑,钩沉本中也有“弱水”条,属《玄中记》佚文无疑,但该佚文前半句是否属《玄中记》则有待商榷。此佚文出明杨慎《丹铅总录》,此外还广被其他明清古籍征引。但此在此之前,该佚文还频见唐宋诸书,其所注出处主要有两个:《括地图》和《外国图》。如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五火第十六、宋李昉《太平御览》卷第八百六十九火部二、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一、宋吴淑《事类赋》卷九宝货部、宋佚名《锦绣万花谷续集》卷八等均注出《括地图》。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七地理部一引《外国图》云:“神丘有火穴,其光照千里。”①(唐)虞世南.北堂书钞[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8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824.《北堂书钞》版本主要有明陈禹谟校刊本(陈氏增删窜乱较多,尽失原貌)、明俞安期《唐类函》本(多讹误)、四库全书本(据陈禹谟校刊本)、清光绪十四年万卷堂影宋刊本等。其中,万卷堂刊本为清代学者孙星衍影宋本,严可均、王引之等校订,后南海孔广陶又约林国赓、孔昭熙、傅以礼等续校成书,对陈禹谟妄改之处,多加更正,虽晚出却是公认的最好版本。钩沉本《玄中记》中有作出《北堂书钞》的佚文,不见于四库本而见于万卷堂刊本者:1、伊俗与唐吴同俗,民穴居,去玉门一万里。(《书钞》一百五十八);
2、飞路之民,地寒,穴居,食木根。(《书钞》一百五十八);
3、彭城本有黄池,穴同洞室,北通黄屋山。(《书钞》一百五十八)4、丁之民,地寒,穴居,食禽鼠之肉,民号为名裘。(《书钞》一百五十八)5、五肉七菜,胜腌腥臊。(《书钞》一百四十五)。由此可见,鲁迅《古小说钩沉》所用应为万卷堂刊本。此外,宋李昉《太平御览》卷第五十三地部十八、卷第五十四地部十九也注出《外国图》。该佚文在唐宋诸书中多注出《括地图》或《外国图》,至明始注出《玄中记》,不知何据。当然,明清诸书也有与唐宋诸书注解相同者,如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十三地理、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五十日用器物类二、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三百五十九火部一等引此条注出《括地图》,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二十三地部一、卷二十六地部四则注出《外国图》。《括地图》《外国图》二书均属地理博物类志怪,并存在一定的因袭关系。《括地图》原书已佚,不见著录,或成书于西汉末②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170.。该书是继《山海经》之后又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地理博物小说,书中“许多传说为《外国图》《博物志》《玄中记》《述异记》等志怪所采”③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174.。《外国图》史志无目,原书已佚,撰人不详,“似吴亡入晋后所作”④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333.。该书内容上“全似《括地图》,材料亦多取《括地》。又多出入《博物》《玄中》”⑤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333.。由此可见,该佚文应出《括地图》,也曾被《外国图》征引。《玄中记》广采众说,援引他书的情况十分常见,不排除其征引了《括地图》或《外国图》中此内容。但这仅是推测,没有充分的材料证明“神丘有火穴,光景照千里”一句的确是《玄中记》征引自《括地图》或《外国图》,就不能将其视为可靠的《玄中记》佚文。

期二,名山有孔窍相通。杨慎《丹铅总录》卷三。

按:该佚文始见于明清诸书,此前不见征引,作出《玄中记》。

期三,羺,胡羊也。羫,羊腊也。(猼訑)似羊,四耳九尾,目在背。张英、王士祯《渊鉴类函》卷四百三十六兽部八《羊》。

按:此佚文辑自清代书籍,但此前早已见于征引。如宋李昉《太平御览》卷第九百二兽部十四注引自《字林》,其他征引该内容者,或注出《字林》,或注引自《御览》,或明确注为“《御览》引《字林》”。如清阮元《经籍籑诂》卷三:“羫,羊腊也,似羊,四耳九尾,目在背。《御览》九百二引《字林》。”⑥(清)阮元.经籍籑诂[M]//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9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54.《字林》是仿《说文解字》而作的一部字书,《隋书·经籍志》题晋弦令吕忱撰,七卷,宋末以后亡佚不存。吕忱作《字林》已见《魏书·江式传》记载,即其成书早于《玄中记》,《玄中记》可能援引《字林》中此条内容,无考。综而言之,此佚文前代诸书均注出自《字林》,直至清代《渊鉴类函》《格致镜原》等书才注其出处为《玄中记》,可靠性不足。

其四,黄金之气为火。白金之气为雄鸡。铜铁为胡人。铜器之精为马。美玉之气为美女载烛。金至百斤以上,其精为羊。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三十七珍宝《金》。

按:该佚文首见于明清,此前不见征引,注出处为《玄中记》。

其五,鲁班以石为禹九州图,今在洛阳城石室山东北岩。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第五卷工巧部名流列传周《公输盘》。

按:此则佚文为孤例,阳清依据其风格与旧辑佚文近似而认为其为《玄中记》佚文。考之,此佚文此前见于其他古籍所引,内容略异。如任昉《述异记》卷下:“鲁班刻石为禹九州图,今在洛城石室山。”①(梁)任昉.述异记[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627.此外,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三十、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二、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一百九十七文学部六等书所征引内容也与任昉《述异记》相同,均注出处为《述异记》。同是地理博物小说,《述异记》也可能从《玄中记》中撷采此内容,但这需要考证。总之,仅凭《古今图书集成》中此一孤例,不能将其视为《玄中记》可靠佚文。

其六,申弥国去郡万里。有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丈,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鹗,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在庖犧之前。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店典第九十九卷火部《火部外编》。

按:《古今图书集成》此则为孤例,在此之前该佚文已被他书广为征引,如宋李昉《太平御览》卷第八百六十九火部二、宋吴淑《事类赋》卷八地部、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十三地理、明郑若庸《类隽》卷二十一器用类、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五十日用器物类二、清汪灏等《广群芳谱》卷八十一木谱、清张宗法《三农纪》卷六等均引此佚文,注出处为《拾遗记》。《拾遗记》,东晋王嘉撰,南朝梁萧绮录,《隋书·经籍志》杂史类著录,其内容多杂录与志怪,记载了自上古至东晋各代的历史异闻。该佚文行文内容、风格与《拾遗记》完全符合,且今齐治平校注本《拾遗记》中也辑有此佚文②齐治平.校注.拾遗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8:240-241.,因此,其应属《拾遗记》佚文。

综上所述,阳清所辑六则佚文中至少有四则不属《玄中记》,此外,阳清一文还辑有存疑佚文九则,此九则存疑佚文也得商榷,简述如下。

(1)夫自称山岳神者,必是蟒蛇。自称江海神者,必是鼋鼍鱼鳖。自称天地父母神者,必是猫狸野兽。自称将军神者,必是熊罴虎豹。自称仕人神者,必是猿猴玃。自称宅舍神者,必是犬羊猪犊。清严可均辑《全宋文》卷六十四竺道爽《檄太山文》。

按:此佚文见南北朝释僧祐《弘明集》、明梅鼎祚《释文纪》、清严可均辑《全宋文》卷六十四等,注出处为“黄罗子经玄中记”,明徐元太《喻林》卷五十一则注出《弘明集》。上述诸书征引皆有明确出处,虽然“黄罗子经玄中记”此书今无确解,但恐与郭璞《玄中记》并不等同。

(2)昆仑山者,髙上通九天,下通九州,岛万灵所都。欲知其道,从仇池百顷西南,岀三十二里,见山,一名天笁,一名仇池。其山四绝悬崖,上方仙宫八十顷,有石塩池。北有九子白鱼之池,又云仇池。天笁宫者,十二福地之头。太白杜阳宫者,十二福地之心。王屋山者,十二福地之足。王十朋《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八《双石》。

按:征引该佚文者较少,目前仅见宋王十朋所引,注出处为“道藏益州洞庭玄中记”。

(3)尧时有何侯者,隐苍梧山。至夏禹,已二百余岁。五帝赐之药一器,家人三百余口同升,今为太极真人。汪森《粤西文载》卷十四志《梧州府》。

按:该佚文出清汪森《粤西文载》,注出《玄中记》,但汪森《粤西丛载》卷十一亦引,文字略异,注出《列仙通纪》。此外,该佚文还见他书征引,文字略异,如宋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卷十二引,注出《总仙记》,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也记载该故事,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十二、清张玉书《佩文韵府》卷三十九均注出处为《真仙通鉴》,此外清曾国荃《湖南通志(光绪)》卷二百四十一方外志四,注出《列仙传》。该佚文具有明显的仙道色彩,虽其出处不一,但从前代诸书的征引情况来看,其出仙传无疑,不应属郭璞《玄中记》佚文。

(4)洞庭古人谓仙坛之灵区,有龙威林屋等洞。清查慎行《苏诗补注》卷十九《又次前韵赠贾耘老》之《仙坛古洞》注。

按:此佚文出清查慎行《苏诗补注》,当出仙传故事。

(5)李灵飞当殷之时,父子相承,得修生之道。父庆宾,年百余岁,常有少容。周游五岳诸山,一旦于所居,云龙下迎,白日升天。灵飞感父飞升之异,深隐不仕,内修大道。以天水尹氏之女为妻,居于濑乡。其妻尝因昼寝,梦天开数丈,众仙人捧日出。良久,见日渐小,从天而坠,化为五色之珠,大如弹丸。梦中得而吞之,因而有孕,八十一年,容色益少,常若处女。灵飞亦百余岁而升天。既诞,生老君。之后即有五色云舆,迎之升天。贾善翔《猶龙传》卷三。

按:李灵飞故事也见于其他古籍,如五代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二注出《玄中记》,此外还见于元释祥迈《大元至元辨伪录》卷二、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一等,文字多寡不一,但故事内容相同。由此可见,该故事也应出于仙传故事系列。

(6)契丹富豪要裹头巾者,纳牛驼七十头,马百匹,名曰舍利。顾起元《说略》卷二十一。

按:该佚文在明顾起元《说略》卷二十一、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清沈自南《艺林汇考》服饰篇卷一等书中注出处为《玄中记》。但其最早见于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并且宋曾慥《类说》卷五、宋朱熹《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五十六等征引此佚文也注出《契丹国志》。而且“契丹”族称始见于《魏书》,显然是出自郭璞之后,因此该应是后世对《玄中记》的附会,属于郭氏《玄中记》佚文的可能性极小。

(7)宁波府城东,旧传刘阮采药于此,春月桃花万树,俨若桃源。张廷玉《御定骈文类编》卷一百九十草木门十五《桃》。

按:此佚文内容中“宁波”之称始于明代,且郭氏《玄中记》完成于陶渊明“桃花源”意象流行之前。阳清指出,此佚文可能为明代以来的新附会,笔者赞同此观点。

(8)贵州城外有漏汋,一日百盈百涸,应刻漏。或云五十盈五十渴。安宁州有潮泉一日三溢三蘸。连州水下流有斟泉,一日十溢十渴。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二地类《潮汐》。

按:此佚文在明张自烈《正字通》卷六、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二、游艺《天经或问前集》卷四、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卷三十四、张玉书《御制康熙字典》、张廷玉《佩文韵府》等书中均注出处为《玄中记》。但该佚文在其他书籍中则另有出处,如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六:“连州水三流有斟溪,一日十溢十竭。安宁州有潮泉,一日三溢三竭。贵州城有漏汋,一日百盈百涸,应漏刻。王韶之《始兴记》。”①(明)董斯张.广博物志[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8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34.此外,明夏树芳《词林海错》卷八、明杨慎《秇林伐山》卷三、杨慎《升菴集》卷七十八、清宫梦仁《读书纪数略》卷十一地部、清顾景星《白茅堂集》卷十三、清张澍《续黔书》卷五、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三十七地部十五等均引,文字多寡不一,均注出王韶之《始兴记》。《始兴记》是南朝宋王韶之创作的粤北地方志,原书已佚,有多种辑本,《说郛》即辑有《始兴记》十则。由此可见,该佚文出处主要有两个:《玄中记》与《始兴记》。《玄中记》成书早于《始兴记》,后者是否借鉴了前者,尚有待考证,但从该佚文内容风格来看,其更符合地志的特点。

(9)尹寿作《地镜图》云:“欲知宝所在,以大镜夜照,见影若光在镜中者,物在下。”叶廷珪《海录碎事》卷五《地镜》。

按:旧辑《玄中记》中有“尹寿作镜”一则,且广被他书征引,鲁迅在《钩沉》中注出处为《太平御览》卷七百十七、《海录碎事》卷五。上述佚文乃阳清据《海录碎事》卷五整理,其所辑佚文以及将其视为《玄中记》佚文的观点,值得商榷。虽然《海录碎事》成书于宋代,时间相对较早,但从“尹寿作镜”佚文以及《地镜图》被征引的情况来看,此则佚文或是《海录碎事》在传录、刊刻过程中脱去一“镜”字,而造成的理解偏差。原文应是,尹寿作镜《地镜图》云云之语。即《地镜图》云诸语并不是郭氏《玄中记》佚文。因此,阳清所补辑的此佚文即《玄中记》已辑佚文“尹寿作镜”。

综而言之,上述疑出《玄中记》的佚文,大多并不属郭氏《玄中记》。其中,第2、3、4、5、7则佚文具有鲜明的仙道色彩,多出仙传。或存在另外一本《玄中记》,这一观点阳清在其论文中已提出,笔者赞同该观点。道教典籍中的确有一部亡佚已久的尹氏《玄中记》,约成书于魏晋南北朝,元后不传,其残卷为后世道经所引,杜光庭《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李少微《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中均引有其佚文。但从上述《玄中记》佚文内容来看,尹氏《玄中记》并不能涵盖全部,况且第2则佚文所出“道藏益州洞庭玄中记”尚不可考,也不乏有后世对《玄中记》的新附会。除了上述佚文,还有一则《玄中记》存疑佚文需要商校。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八坤舆类四引《玄中记》:“强村有水方寸许,人欲取之,唱浪淘沙一曲,即得一杯,味大甘冷,因名音乐泉。”①(清)陈元龙.格致镜原[M]//永瑢,纪昀,编纂,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00-101.从“浪淘沙”之名来看,此佚文不可能为郭氏《玄中记》佚文。考之,除《格致镜原》外,该佚文还见于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七、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八、明焦周《焦氏说楛》卷一、清吴襄《子史精华》卷十二地部七、清张玉书《佩文韵府》卷十六之五等,不过诸书均注其出处为《玄山记》。《玄山记》一书,史志无目,作者、内容不详,“玄山”一词是否有道教意义,待考。不过从诸书征引情况来看,此佚文《格致镜原》作出《玄中记》疑即为《玄山记》之误。

《玄中记》成书年代较早,原书已佚,有部分内容因被其他古籍征引而得以保留,这是后世进行辑佚的基本材料依据。中国古籍数量众多,内容驳杂,《玄中记》虽历代有辑本,但所辑佚文仍有未尽之处。笔者依据所查资料,补充《玄中记》佚文四则。

其一,北溟有烛龙之地,名曰龙庭也。

按:此则佚文出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龙庭”②(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M]//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9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499.,不见他书征引。“烛龙”早在《山海经》中即已有记载,如《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臂国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③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30.《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④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38.此外,《楚辞》《淮南子》等古籍对“烛龙”进行了相应的注解。由此可见,烛龙的传说流传已久,郭璞极有可能采“烛龙”故事入《玄中记》,而且《一切经音义》成书年代较早,可信度较高。

其二,南海中有舟穴山,凤鸟所拪,乳海嵨之洲也。

按:此则佚文出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凤穴”⑤(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M]//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9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499.,不见他书征引。从佚文内容来看,文中“舟穴山”似应为“丹穴山”。《山海经·南山经》载:“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⑥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6.《山海经》中此内容,广被他书征引,文字略有不同,也有后世衍生的各种解释与附会,内容大同小异,郭氏《玄中记》采《山海经》此内容,亦存在可能。

其三,蚖虵,身长三四尺,有四足,形如守宫,寻脊有针,利如刀,甚毒恶,中人不逾半日则死。

按:此佚文据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三、卷第四十一、第四十七、卷第五十七所引整理而成。各卷所引佚文大致相同,但有个别字讹误,如卷三十三中“脊”字形讹为“春”,卷四十一“半日”作“半月”等。此外,该佚文不见于他书征引。

其四,沃焦在碧海之东,有石阔四万里,厚四万里,居百川之下尾,故又名曰尾闾。

按: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七地理部“沃焦”条引,作出《玄中记》。①(宋)潘自牧.记纂渊海[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3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57.该佚文还见于唐成玄英的《华南真经注疏》和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等,文字略异。其他征引该内容的古籍,多注出处为《庄子疏》,如宋代佚名的《锦绣万花谷》卷五所引内容与该佚文内容相同,注出处为《庄子疏》。由此可以明确,此则佚文最早见于《庄子疏》,但并未注明出处,《记纂渊海》所引注出《玄中记》依据为何已不可考。此佚文虽为孤例,但《记纂渊海》成书于宋代,时代较早,较为可信。且该佚文的内容特点、风格特征,也与《玄中记》十分相符,应属《玄中记》佚文。

《玄中记》作为唐前地理博物小说的代表作,广见后世书籍征引,也正因此,在原书亡佚的前提下,我们还能根据这些古籍进行佚文的辑佚与整理,略窥原书的面貌。但众书在征引的过程中,本身就会出现缺字、漏字、错字等讹误的现象,而且古代书籍在传抄和印刷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错序等现象,凡此种种,都造成了引文中的异文和错文。除了文字错误之外,在搜集资料,辑佚古文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并不能仅依据引文被引时所著出处来判断其是否为佚文,古籍年代越晚越如此。因为一则引文会被多个书籍多次转引,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出处注解的转移,即原引文出处被遮盖。而且古人出于各种目的常会对前代古籍进行各种附会,由此衍生出很多后世附会之文。《玄中记》成书较早,大约亡逸于北宋初年,因此北宋之前的书籍所引《玄中记》的佚文可靠性较高,而仅见于明清诸书征引的佚文,其可靠性存疑,需加以考证、辨别。

古籍辑佚在过去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今天随着新的文献资料的发现以及数据库检索等数字化手段的运用,让这项工作有了极大的便利,我们更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技术条件,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前人留下来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佚文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年2期)2021-12-14新发现三则顾颉刚佚文考略历史教学问题(2021年4期)2021-11-0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五则天一阁文丛(2020年0期)2020-11-05《韓詩》佚文校議十四則国学(2020年1期)2020-06-29王仁裕《玉堂闲话》佚文三则所记契丹史料考辽金历史与考古(2019年0期)2020-01-06刊发郭沫若佚文《宣传要领》的《政工通讯》郭沫若学刊(2019年4期)2019-12-30焦竑集外佚文辑释天一阁文丛(2019年0期)2019-11-25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天一阁文丛(2019年0期)2019-11-25焦竑佚文五篇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珊瑚钩诗话》考辨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2期)2016-12-01

推荐访问:补遗 钩沉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