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探索

时间:2023-10-19 19:00:18 来源:网友投稿

李丽芬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关键字:立德树人;
新时代;
劳动教育;
大学生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尤其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要求学校,“必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2]。当下,高校劳动教育是否有效落实到位?大学生对劳动教育是否感兴趣?对他们的劳动教育成效如何?论文通过通过2022 年5 月27 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的社会实践小分队找到答案,了解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情况、劳动教育的新内涵,如何切实开展好大学劳动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的意义探寻加强和改进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为高校进一步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参考。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2022年5月27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的社会实践小分队,为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安宁市县街街道石庄村开展了劳动教育实践课,这次课程由马院7位老师带队,100名学生参加,学生下田插秧,体验农作,把课堂搬进田间,举行这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站在田埂上,大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脱下鞋袜,光脚或穿上水鞋,一下田,就体会到了插秧“不是简单活”,在水田中站稳都不容易。石庄村民一边保护学生安全,一边给大学生们示范,“左手握秧,右手捏两株秧苗往泥里插,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每株苗左右约18厘米,前后相距大约20厘米,注意行距和株距”。插秧现场“状况百出”,有同学摔倒田里、有的秧苗没入水里、一部分却秧苗东倒西歪。同学说:“来之前以为会很好玩,下了田才发现插秧好难”;
“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以后我会好好珍惜粮食,光盘行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学院组织的这次插秧活动,旨在让学生们深入农田、了解农业、体验劳动精神。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大学要站在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新内涵、新要求,践行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新时代赋予了大学开展劳动教育新内涵,体现了劳动教育时代价值、突出了大学生全面发展、赋予了新的教育任务,大学要切实开展好劳动教育,着重在劳动教育环境营造、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开创大学劳动教育的新局面[3]。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加凸显时代价值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和手段,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社会。人类经历了原始部落、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当前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在社会发展和变迁过程中的价值对人类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随着人工智能在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使用,相当比例的劳动逐渐被机器取代,人从体力劳动以及一些常规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能力、生产效率和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与人工智能的机器相比,更重要的是人对劳动的感悟、对世界的想象和创造,人通过动手动脑劳动,创造价值,创造幸福[4]。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新时代人的体力和脑力等原始劳动被人工智能取代,劳动显得比以往更重要,更凸显给人所带来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劳动教育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大学要突出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要更加重视劳动教育,认识劳动创造的价值,把劳动教育的时代要求、时代价值更好的体现到人才培养中,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改变生活,进而获得物质收获、精神满足和社会价值。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加凸显大学生全面发展

马克思曾指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智力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且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既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多方面的志趣,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才能实现人的目的和价值。劳动教育正是将教育与劳动结合起来,使教育和劳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同时不断促进人的发展。生长在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劳动的概念、体验和收获上还有不足,对劳动的认识还不深刻,对劳动带来的价值也没有更深刻的理解,劳动教育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建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择业观,在劳动中获取智慧、吸取营养、获得前进动力,这充分体现劳动教育在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自我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加凸显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

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教育的任务视角来看,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新时代强调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育人任务,教育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在于劳动本身的社会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大学劳动教育会促进大学生增强劳动意识、弘扬劳动精神、追求劳动价值,在校园学习生活、劳动建设方面,力求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使大学生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结合更加紧密,知行合一,进而对大学生完善人格、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起到有意义而且深远的影响。大学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劳动育智,提高学习创新能力,劳动育体,增强身心素质,劳动育美,提高审美水平。激励大学生在学业和劳动中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才干的实干家,忠于祖国、终于人民,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

(一)营造好大学劳动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新时代切实开展好大学劳动教育,要营造好劳动教育文化氛围,对于整体提升劳作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5]。高校在党委领导下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二级学院要积极组织落实;
职能部门要主动宣传,自觉践行,在校园内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师生广泛参与的校园文化;
院系要组织师生积极劳动、参与劳动,引导大学生增强在校园学习生活的主动劳动意识,积极参与到文明校园的建设中去;
引导师生挖掘并创作歌颂劳动的歌曲、话剧等文艺作品,弘扬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主旋律;
注重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在利用好橱窗、海报、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新媒体,推出更多简易化、更有时代感、更具欣赏性的新媒体劳动题材宣传作品,以多元化方式,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感染性;
要大力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利用新生教育、毕业生教育、创新创业讲座等,充分运用典型事例,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价值和内涵。

(二)完善好大学劳动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新时代切实开展好大学劳动教育,必须建设好人才培养体系,以立德树人任务为根本目标,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到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中[6]。要做好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应用基于成果导向的OBE 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把劳动教育纳入通识课程,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分认定上给予通盘考虑;
要把课程思政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抓手,充分挖掘其中的育人元素,使得育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富有成效;
要做好课程建设,编制课程框架,制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充分考虑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形成课程标准,抓好教学方法、教材、管理等课程建设的基本环节;
要切实把劳动教育的实践环节组织好、落实好,应综合考虑大学校园内实施劳动教育条件、环境,把清洁校园、美化校园、劳动创作等纳入实践环节,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工厂等地实地参观实践;
以育人为考核导向,注重考核评价,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加入讨论和分享环节,重点考核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体会和收获,引导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三)建设好大学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新时代大学要开展好劳动教育,必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进教师队伍是做好大学工作的基础。建设好这支队伍,大学要从整体师资队伍建设上通盘考虑,包括教师结构、专业特点、素质要求、师资培训等,注重专兼职结合,推动劳动教育师资建设和发展;
要着重培养教师队伍的劳动教育意识,教师要在实验、实训、实践等环节侧重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职业素养;
要发挥辅导员的组织作用,在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环节上,辅导员作为教师,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手工创作,特别是要在美化校园、清洁劳动、手工制作等方面组织好、实施好。

(一)与国家开展战略相契合和时代需求相统一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育首先要帮助大学生走好步入社会的第一步。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正与这一时代主题相符合。劳动创造财富,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源泉,崇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能够为其将来选择与国家开展战略相契合及时代需求相统--的工作奠定坚实根底。

(二)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气氛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加紧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新要求,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要学习者,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因此,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积极参与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有利于营造全民劳动积极健康的社会气氛,加快实现培养堪当时代大任接班人的目标。

(三)促進大学生全面开展

大学生的全面开展正是新时代所需要的,劳动教育在德、智、体、美育组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大学生在劳动中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形成勤劳、奉献的优良品质,可谓树德;
大学生在劳动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提高认知能力和探索能力,可谓增智;
大学生在劳动中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可谓强体;
大学生在劳动中更多地接触自然和社会,发现美好的事物,提高审美能力,可谓育美。因此,劳动既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又是促进个人全面开展的必要条件。

(四)积极对接就业和创新创业教育。

劳动本身就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蕴含创新精神。劳动教育的主体虽然是传统体力劳动,但也要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即基于知识的创新劳动。所谓创新劳动就是“能够做出创新的劳动,即能够做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其他创新的劳动”[7]。因此,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就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并以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老实劳动意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还要着重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培养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将来能够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参与工作。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公共效劳意识和使命担当,使他们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情形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从课堂到田间,从书本到实践,在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而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开展的客观需求,是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伟大目标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企业等协同推进。只有大力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才能真切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重要思想,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培育未来创新型劳动人才的历史重任。

猜你喜欢劳动育人时代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推荐访问:树人 劳动教育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