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研修校联体”助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时间:2024-03-14 13:44:02 来源:网友投稿

林涌波,徐日康,关继东

(湖南湘江新区教育局信息中心 湖南 长沙 410205)

2018 年3 月,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2018 年4 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强调“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的方式”“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1.1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文章以湘江新区(以下简称“我区”)为例,该区区域面积广,辖区内既有省、市品牌学校,又有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及乡村教学点。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不强,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整体办学缺乏特色,如何发挥城市学校的优质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共享、名校帮扶等方式提升农村学校办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区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区域青年教师培养任务重

在“教育领跑城市”的区域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区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区域内新建学校激增,新进教师比例大。目前,区属中小学校、幼儿园在职教师8993 人,其中编外合同制教师4846 人,占比53.9%,特别是农村乡镇学校专任教师不足。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亟待快速提升,区域青年教师培养任务重。

1.3 区域研训模式单一

区域研训活动比较传统,存在如下局限性:一是研训时空的制约。我区区域广泛,空间跨度大,农村教师参与一次集中线下研讨活动耗时费力;
二是参训教师的积极性制约。大多线下研训基本采用的是参训教师充当旁听者被动学习的模式,参训教师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是研训内容欠缺系统性。大部分线下研训内容比较零散,不太系统,教师专业水平全面提升较慢;
四是研训效果评价受到制约。传统的线下研训、受训过程数据采集难度大,无法进行精准分析。

2.1 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主要目标,建立长效机制

区教育局信息中心应结合区域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区域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2.0 的时代背景下,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推进区域“智能研修校联体”的建设,开展多元化网络智能研修,培育名师名校,促进区域教师专业水平整体提升,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①加强保障,有序推进。区教育局信息中心把握政策,因地制宜,围绕目标要求出台了《区智慧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区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实施方案》,成立智能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多部门协同联动,并指导区域内各学校按照“自主申报、自由组团、先试先行”的原则分批分类组建智能研修校联体。

②强化制度,激发活力。把依托校联体推进“三个课堂”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体系,重点纳入学校信息化工作考评,对单位和个人实行奖励,激发各校联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树立标杆,示范引领。以区域内“课堂转型校长工作坊”两位坊主牵头组建的“校联体”开展的“基于‘以学定教’的五环五维混合式智能研修”项目为示范引领,发挥区域四批省级网络联校主校区建设的优势,通过“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策略,在区域内陆续成立一批校联体,不但对口帮扶区域内城郊接合部及农村薄弱学校,还结对帮扶市内及省内农村薄弱学校。

④创新应用,全面推进。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及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引导全区学科带头人、卓越教师通过线上与线下课堂的有效连接和互补,推进“公益课堂”“名师讲堂”等各类形态优课的适时分享,培育一大批受学生喜爱的“网红教师”;
通过“易教研”等简便易行的评课模式以及AI 智课的精准课堂数据分析模式,常态化推进各校联体的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智能研修,提升城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城乡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发展;
通过“共联、共享、共赢、共生长”策略,加强区域内14 个校联体的联系、交流、分享,以学科为基础,构建区域内各校联体各具学科特色的名校网络资源,实现区域内外所有城乡学校的学科教学资源共享。

2.2 以需求为导向,落实主要任务,确保研究实效

2.2.1 名师名校引领,构建智能研修联盟体系

以语数两个学科为基础,博才咸嘉小学和岳麓区第二小学率先组建了“以学定教的五环五维混合式智能研修校联体”,并形成了“以课题研究为驱动的运行机制、小组合作分工的组织保障机制、工作任务的轮值机制、工作成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成长的公平展示机制”。借鉴“博才咸嘉、岳麓区第二小学”智能研修校联体的运作模式与经验,区教育局信息中心按照“结队组团、协同互补”原则,采取“2+n”“3+n”方式,鼓励区域内各中小学自由组团成立“校联体”。即以中小学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为领衔人,以城区2 到3 所品牌学校加农村、乡镇1 到2 所相对薄弱学校或以一个小片区为单位组建“校联体”,形成相对固定的联盟体系。

一是以名校为示范。小学以区域内三大品牌系列学校为核心,中学以区域内四大名校系列学校为核心,发挥“名校”资源优势,示范、引领、带动一批薄弱学校。二是以名师工作室为主导。利用名师工作室资源优势,以学科为基础跨校组建“智能研修校联体”,系统性开展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是以卓越团队为引领。发挥区域内“课堂教学转型”“学校特色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课程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等校长工作坊和“书记专业成长团队”组织的专业引领作用,带领联盟内其他成员开展教学实践和协同研究。

整个区域根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需制宜的原则,通过名校、名师工作室、卓越团队三线齐头并举的方式,构建区域智能研修联盟体系。

2.2.2 全面加强“三个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

①以“优质专递课堂”实施异地互动教学,解决农村学校艺术课程开课不足的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各校联体精准帮助农村学校开足、开齐、开好艺术课程。自2016 年开始,博才咸嘉小学结对省市区内6 所农村小学组建网络研修校联体,通过“专递课堂”的形式,每周常态化为6 所农村小学开设音乐、美术课程16 节,6 年共为山区学生授课1200 多节。该帮扶案例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专递课堂”案例。

②以“区域名师课堂”组建网络智能研修共同体,提升区域教师教学水平。全面发挥名师团队作用,从以下四方面重点着力。一是名师领衔,优课示范。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通过参加国家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省集体备课大赛、校联体每月定期研修等方式,推进优课的适时分享。二是团队协作,课程引领。2018 年组织了300 多名教师承担省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小学音乐、美术、心理健康教育等6 个学科的慕课课程建设,通过省教师发展网发布。各校联体所在学校的英语、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等名师工作室一大批首席名师带头录制优质微课、出版光碟,发表专著,并受邀在知名网络平台做专家讲座、经验分享。三是研教结合,课堂创新。“课堂教学转型工作坊”校联体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条件下校际联盟的校本研训途径与方法,构建了“五环五维混合式智能研修”模式。“五环”是指每次课例研修分为“授课、说课、汇报研课过程、观课议课、专家点评”五个环节,“五维”是指从“参与度、合作度、听说力、思维力、达成度”五个维度进行观课、议课。“混合式”是指课例研修分为线上研修与线下研修两种形式,每次课例研修又采用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形式进行。“智能研修”是指借助AI 智课系统、易教研等人工智能手段,开展课堂教学评价,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为教师成长提供专业支撑。目前,该研课模式,特别是五维观课、议课方法,已在区域内其他校联体运用,并辐射到各校联体帮扶的省市农村薄弱学校。四是智能应用,教师发展。为保障各智能校联体常态研修的正常运行,区教育局信息中心重点做好技术支撑与保障,不断完善、改进和优化各校联体的信息技术装备。智能研修联盟校都建立了集录播、视频采集、AI 智能分析的共享教室,为校内教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与机会,大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③“智能研修平台”促进校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以“博才咸嘉岳麓区第二小学”智能研修校联体为龙头,充分发挥品牌学校资源优势,推动“名师”“名校”资源共享,将课程资源在省市区更大范围辐射与推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智能研修校联体”通过平台,就日常研训活动、课程资源等进行多维度的展示和数据分析,推广我区“三个课堂”的应用情况,实现区域化精细化管理和资源的共建共享。2021 年,我区被评为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试点区,博才咸嘉小学和岳麓区第二小学被评为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试点校。

3.1 通过“新基建”,建立了数字化新环境,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

一是新基建数字化环境公平配置。区教育局信息中心通过智能研修校联体建设,以PPP 模式推动区域校联体智慧教育,共建成40 所智慧校园,28 所“人工智能基地校”、510 间智慧教室,推动校联体学校信息技术与“五育并举”深度融合,满足了学校多元数字化教育需求。二是区域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各校联体以学科、学段为基础,坚持常年开展研训活动。仅2021 年,全年开展智能研修活动高达390 余次,参与人数10106 人次。全区80%的中小学校已常态化参与研训活动,100%教师应用智能研修平台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全覆盖。

3.2 通过“智能研修”,开创研训转型新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网络平台为支撑,各校联体按需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网络智能研修活动,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研训新途径,实现研训从传统模式向智能模式转轨。各校联体通过网络联校共开出“优质专递课堂”2000多节,解决了农村艺术课程开设不足的问题,并辐射到新疆、西藏等边远省份。其中“课堂教学转型校长工作坊”校联体每个学期都接待来自省内外的校长跟岗研修团队的学习交流,并在省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下,结队帮扶了省内一个县级名校长工作室,将校联体的“以学定教的五环五维混合式智能研修”校本研训经验辐射至该名师工作室。校联体通过名师引领,共打造了14 个“区域名师工作室”,培养了800 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校联体成为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师快速成长的摇篮。

3.3 通过辐射引领,促进经验提炼与分享,扩大成果影响力

自从实施“三导向·三课堂: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校联体模式”以来,区域实践成果显著。校联体成员单位共开展研训活动735 次,41 个案例获全国、省、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秀案例,论文发表和获奖170 余篇,出版6 本专著,百度搜索词条(岳麓校联体)结果达39,200 余条,省市级以上经验分享8 次,接待省市领导及省内外参观团100 余次,校联体研训模式在省市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个课堂”建设是加速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名师网络共享,提升名优教师网络化服务,探索名校优质资源协同服务新模式,让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湘江新区以学科、学段为组建基础,系统构建区域网络教研联盟,以“智能研修校联体”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推学校发展,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初步尝试。

猜你喜欢研训联体研修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教育实践与研究(2022年18期)2022-10-21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1期)2021-02-04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9年10期)2019-08-13“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2018 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在京举办妇女研究论丛(2018年3期)2018-06-12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中国卫生(2015年11期)2015-11-10浅谈校本研训管理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5年1期)2015-09-10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推荐访问:研修 助力 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