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探析

时间:2023-10-06 11:44:04 来源:网友投稿

滕金生 冉婷婷

摘 要: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之下,追求吃饱穿暖已成为过去式,当代人民对美好生活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民意,在汲取古代智者先贤们生态民生观的精髓和立足于现实需要的基础之上,丰富和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新时代,习近平同志以人为本的生态思想体现在生态需求、生态产能以及生态治理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其关于生态民生的新论断、新思想,促进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关键词: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民生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6-0001-03

新时代的到来,让人民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更高层次的诉求。在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有着美好期盼的现实语境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高效地将“生态”与“民生”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生态民生工程的实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指数与幸福感指数。

一、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理论渊源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1],任何一种思想、一种理念,都不是凭空问世,必然是基于对古代先贤智慧的继承、创新以及现实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民生观是以中华优秀生态民生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思想、历届领导人生态民生思想为根基,结合新时代的需要通过反复实践得来。

(一)珍贵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民生思想

生态民生思想蕴育了丰富的民本思想、生态经验以及生态思想。儒、释、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派系,三大家的思想中都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民生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倡人的行为符合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阐述了古代智者先贤们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性认识,同时也是指导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支撑。

孟子曾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2],强调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易经》当中也提倡通过观察自然、分析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来感知季节更替的特点,道家代表庄子在《庄子·内篇·大宗师》中认为,有识之士也不应该用智慧去破坏自然、影响自然、干扰天道。在《齐物论》中也赞同,天地与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妙用所生,并没有大小之分,同是一个本体。这些论断均是强调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肯定世间万事万物自身的价值,通过万物归一的思想来改变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最终回归到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

在古代就早已奠定了深厚的以人为本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新时代,古代先贤们的智慧也在不断得到延伸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就是将生态环境与人民的生存、发展与享受紧密结合起来,“两山”理论不但是一种人文情怀,而且也拓宽了民生的内涵与外延。

(二)直接来源: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生态民生思想

在工业革命给环境带来污染的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民生思想逐步形成。现当代的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是要学习和实践关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领悟其中的要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的异化劳动、实践等角度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思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均有其深刻的论述。

恩格斯提道:“我们不能过度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3]我们的一切实践活动都要将自然界考虑进去,违背自然界固有的规律,任何人都不能做到独善其身,人本来就是从自然界当中分化出来的,同时,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以及物质生活资料必定依赖于自然界,受自然界所牵制。人类必须认识到自己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不能将自然界固有的规律弃之不顾,更不能盲目地以自我为中心,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顺天时而为,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处理国家民生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上,要以科学严谨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以辩证的方法来规划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与民生”不是单纯的对立关系,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分别对待。

(三)重要借鉴:历届领导人思想中蕴含的生态民生思想

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牢固的经济基础来作为支撑,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等问题。然而在国家发展的现实语境当中,经济的发展却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來,历届领导人无一例外地都高度重视生态民生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民生建设的重要论述。

在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人期间,其生态民生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兴修水利,水利建设对于农民生活生产极为重要。二是保护林业,植树造林大面积地推广,避免水土的大量流失。三是控制人口,合理将人口控制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减缓人与环境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这件大事深入贯彻实施,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江泽民同志创新性地提出可持续发展同样要以民生作为我们的价值追求。胡锦涛同志提出我们国家要有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国家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生态民生问题,将生态民生问题视为重中之重。现阶段,我们国家注重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就意味着人民的生活环境将更加宜居,增强良好生态环境方面的获得感。

二、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核心内涵

生态和民生是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在生态民生建设过程中,生态发展和民生需求要齐头并进,二者都要重视。一方面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发展化解现有矛盾,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发强烈,尤其是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强烈需求。

(一)生态需求:关乎人民群众最普惠的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4]全面建成小康的完美收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更加注重环境质量,他们会因为雾霾逃离某个城市,也会因为“APEC蓝”而欢呼雀跃,可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中之重。但与之相悖的是,生态污染行为屡禁不绝,导致臭水沟、臭空气的现象时有发生。D235FCEE-10F8-49E2-8790-9A8E5165FDD8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对人民最大的普惠,也是民之所盼、民之所想,甚至蓝天就是幸福,地绿就是幸福,水清就是幸福,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下事关中国人民幸福的大事,人民有所呼,党应有所应。党和政府应当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制定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为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添砖加瓦。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靠的是我泱泱古国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子孙后代留出足够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要有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将建设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变成心中大事,造福百姓,让人们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这充分展现出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二)生态产能:关乎人民群众最殷实的期待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具有辩证思维的“两山”理论体现出对生态环境保护一个渐进式的认识过程,渐进式的认识过程强有力地证明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是人民群众的财富。要高度肯定生态环境的财富价值,从而否定以破坏环境来发展生产力的思维。优良的生态环境能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视野、新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5],这些论断指出了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绿水青山是生产的前提和条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自然资源。在现实生活当中,青山绿水成为金山银山的案例数不胜数,湖南郴州,利用位于湘江上游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打造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郴州样本”;浙江省的余村、陕西省的梁家河村、湖南省的十八洞村的发展过程中均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取得了成功。

优良的生态环境最终会造福人类,优良的生态环境给农村和城镇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人民群众从生态中受益。真正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从主观上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生态治理:关乎人民群众最切身利益的保障

生态治理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要把它当作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来狠抓落实,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业革命几十年的突飞猛进,生态问题突现出来,生态治理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首先,生态治理要树立牢固的生态红色底线。以前认为工农产品才是发展、才是经济活动,但是人类除了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有需求外,还需要生态产品,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舒适的环境。”[6]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新时代的发展之下要长久地留住健康的生态产品,给人民群众蓝天白云、鱼翔浅底的生态环境。要形成科学的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底线不可触碰,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对功能区的规划,对于人口密集区域与经济高度发展的区域,进行发展、资源、人口之间的关系协调,给生态系统修复预留出更多的空间,从源头遏制破坏生态的不良行为。

其次,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山水林田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孤立、片面地看待某一物种的作用,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重点实施生态修护工程,增加森林面积、保护湿地沼泽、保护草地、保护野生动物,形成生态循环补给,从而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人类。

最后,推动生态法治建设。我国法治体系得到不断完善,法治也随之成為生态治理的重要方式,用最严密的法治来保护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2021年1月2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指出,自从我们国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这一项规定以来,有关执法部门共开展执法检查58.74万次,全国范围内下达有关环境破坏行政处罚决定书12.61万份,罚款没收破坏生态环境款数额总计82.36亿元。2021年4月,最高检察院对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这一问题进行立案,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惩罚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出严格遵守生态法律法规的法治氛围,用“最严”法治和“最强”执行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为生态民生的改善筑起强有力的保障。

三、习近平生态民生观蕴育的时代价值

在新时代,围绕生态民生所提出的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都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作为支撑,同时也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指引着我们国家在生态民生建设当中继往开来。

(一)有利于构建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实现美丽中国甚至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需要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需要有正确的方针作为指导思想,更需要人、自然与社会做到和谐相处。新时代下,习近平生态民生思想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实现民生和谐、自然和谐、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人、自然与社会本就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是生命的共同体,置自然规律而不顾,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反噬,影响到人类本身生存的根基,从而影响社会的进步。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不是对立的矛盾关系,放弃社会发展的“缘木求鱼”,或者是摒弃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都是错误的思维观念,三者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关系,保护良好的生态就是在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习近平同志的“两山”理论就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完美诠释,“两山”协同推进,落实生态民生的发展理念,共同促进美丽中国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民生的论述启示我们要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固有的规律办事,顺应自然。同时,我们也要用法律制度来进行严密的监管,最严格的生态制度、最严密的生态法治,推动形成人人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的新格局。这是改善生态民生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构建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方法。

(二)有利于为我国生态民生建设提供根本指南和根本遵循

随着改革开放40余年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生活环境应更加宜居,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结合当前我国具体国情的新时代生态民生思想孕育而生。D235FCEE-10F8-49E2-8790-9A8E5165FDD8

在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指导下,制定实施“蓝天保卫战”,对煤矿污染进行整治,加快对老式燃煤的改造与处理,促使燃煤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人力投入与财力投入,不惜一切代价为“蓝天”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碧水保卫战”,对长江黄河进行有效治理,长江黄河情况复杂多变,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理,促进长江黄河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造福人民。对废水进行治理,从源头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出的污染物,提高污水处理技术,标本兼治,让人民喝得放心,用得安心;制定“净土保卫战”,对生活污染垃圾进行有效控制,推出垃圾分类等措施,还人民群众一方净土。

(三)有利于构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国家人民的福祉,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生态破坏所带来的窘境。

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表态,中国将会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努力做好自己,提高我国自主贡献力度,在2060年前争取实现碳中和。这也是我国在《巴黎协定》承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贡献度,为全世界的人民谋取最大的福利。到2019年底,我国的碳排放量相比2005年已经降低约48.1%,中国向世界做出2020年的承诺已提前完成任务,在多年的实际行动中,已经迈出了属于中国的稳健步伐。近些年来,中国在国际上不仅为经济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也凸显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出“中国态度”,贡献出“中国力量”,展现出一个努力构建外交发展新格局、共享时代发展新机遇、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敢于担当的大国风范,使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中国将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民生领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7]大国风范不仅在于提出有益的“中国方案”,也在于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也是建设美丽世界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王国轩.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J].环境经济,2013(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6]中共中英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收稿日期:2021-12-09

作者简介:滕金生,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党总支书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冉婷婷,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235FCEE-10F8-49E2-8790-9A8E5165FDD8

猜你喜欢新时代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博览群书·教育(2016年9期)2016-12-12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新课程·小学(2016年10期)2016-12-12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商(2016年33期)2016-11-24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46期)2016-11-22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商场现代化(2016年22期)2016-10-18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

推荐访问:探析 新时代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