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凡卡》的文本解读教学

时间:2024-01-09 10:22:04 来源:网友投稿

曹江彤

内容摘要:教师,要首先会阅读,具有剖析文本的能力。教学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很多是因教师缺少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文本《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文章以写信为过程贯穿记叙,通过叙述凡卡偷偷地给爷爷写信,回忆了与爷爷在一起生活情景,进而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因此《凡卡》作为一篇经典的小说,值得对其深入地的文本解读以及理性的思考和探讨。本文将通过新读新感、教材分析、具体文本解读几部分对《凡卡》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契科夫 凡卡 俄罗斯文学 文本解读教学

西方小说类文本的解读与教学涉及对小说的本质特征和阅读方法的讲授以及学生的理解,这些是解读的基础。[1]阅读教学中概括文旨,了解故事梗概,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表现,[2]《凡卡》作为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一篇经典的作品,值得教师深入挖局、思考和探讨。

一.新读新感

过去阅读小说《凡卡》,只是大致的快速阅读,并没有深入文本之中进行深刻的透析思考。能感受到的就是老板的暴虐、凡卡的弱小,进而感受到凡卡的生活十分悲惨,心中油然而生的同情和可怜凡卡。

但当我静心研究文本,深入对《凡卡》进行文本解读和仔细思考后,我发现许许多多的细节在设置上则是处处体现着作者的巧妙用意。巧妙的设疑,上下文的联系,环境的铺垫,写法的巧妙,都让我更加体会到《凡卡》这篇小说的精彩。

二.教材分析

《凡卡》是俄国契诃夫写于1886年的一篇著名小说,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文本,位于教材中的第四组,同单元里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整个单元属于文学欣赏类,通过学习外国名篇名著促进了解多元文化,体会作品人物思想感情,关心人物命运。《凡卡》这篇文本通过主人公九岁的凡卡给在家乡的爷爷写信倾诉在老板家痛苦的学徒生活,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文章虚实相间,跌宕起伏,形成了精巧严密的构思,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从而丰富了作品的中心。[3]

三.文本解读

德国接受美学家姚斯认为,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的,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未被阅读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读者才能赋予作品以现实的意义。所以通过抓凡卡学徒生活的细节,抓凡卡回忆往事的细节,抓凡卡投递信件等分层次分部分,剖析细节文本解读可以更好的体现立体的人物形象。[4]

1.圣诞节前夜

文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2自然段,内容是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他们去做礼拜的机会准备偷偷写信。第二部分是3-15自然段,具体写了凡卡的写信内容和他的回忆联想。第三部分是16-21自然段,内容为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做梦。总体来看整篇文本以信为线索按事情发展顺序来进行叙述。

在第一部分的第一自然段,首先提及了九岁的凡卡。九岁对比十二岁左右的六年级学生,凡卡的年龄更小遭遇却更悲惨。“九岁”、“做学徒”,这些字眼会瞬间调动起学生的先前理解,自己九岁是怎样的生活——饭饱衣暖、家人疼爱、快乐学习。“三个月”交代了做学徒的时间,简单描述调动起学生的感受。“圣诞节前夜,他没躺下睡觉。”学生们一定会产生好奇,圣诞节应该是庆祝的日子,为何他没躺下睡觉,这为后续写信做了铺垫。继续阅读“他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去了……一支笔尖生了锈的钢笔,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来。”原来凡卡是在等待老板和伙计出去才敢写信。“生了锈的钢笔”、“揉皱了的白纸”字里行间体现了连写封信都如此的困难。

第二自然段“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担心的看了几眼”写信应该是静心思考抒发感受,而凡卡确是小心翼翼,十分不安,可见凡卡一定有特别的苦衷。“昏暗的神像”、“摆满了楦头”即使是神灵也没有办法听到凡卡内心的呼喊带他脱离苦海,环境的渲染更是营造出了一种压抑的气氛。

2.写信的开头

在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是给乡下爷爷写信的开头。“亲爱的爷爷……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可见对爷爷的思念之情,就算自己过的可怜也没忘记给爷爷送上祝福。“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交代了身世,没有父母疼爱的凡卡和爷爷相依为命,孤苦伶仃,每日挨揍挨饿,此时的凡卡则更加思念爷爷。

第四自然段“凡卡朝黑糊糊的窗户看看,玻璃窗上映出蜡烛的模糊的影子……好像爷爷就在眼前。”多么的思念才会在望着蜡烛影子时候沉浸在想象里,于是接下来的四五六自然段则是巧妙的写出了凡卡关于爷爷和乡下生活的美好回忆。爷爷是个守夜人,“瘦小”、“65岁”、“老是笑瞇眯眨眼睛”,细腻的笔触让我们体会到了凡卡对爷爷思念之深,以至于能够想象出爷爷样子的细节,可见三个月以来,爷爷的样子没有逐渐淡忘而是更加深刻的在小凡卡的心里,也在每一位读者心中。我们和凡卡一样,逐渐看见了乡下朴实真诚的凡卡爷爷。接下来“白天,他总是在大厨房里睡觉。到晚上,他就穿上宽大的羊皮袄,敲着梆子,在别墅的周围走来走去。”一系列动作描写,加之前边的外貌描写,爷爷形象更加充盈。凡卡对爷爷的样子、皮袄,甚至白天睡觉晚上桥梆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些看似索然无味的事情却被凡卡牢牢地记住每每的回忆,此时的他一定是十分怀念那时的日子,更加思念和他相依为命的爷爷。“老母狗卡希旦卡和公狗泥鳅低着头跟在他后头……所以叫它泥鳅。”除了爷爷,家乡的狗狗在凡卡的心里也有着重要地位,每每想起他们凡卡也会觉得心里有一丝安慰,这是每天痛苦委屈地凡卡心中值得回忆的,它们快乐自由,能陪伴在爷爷身旁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这足以让凡卡十分羡慕和向往了。

“现在,爷爷一定站在大门口,眯缝着眼睛看那乡村教堂的红亮的窗户……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第五自然段中这部分是凡卡想象的内容。同样是冬季,凡卡衣着单薄睡在过道,所以他也在想在这个寒冷的季节爷爷又是怎样的呢?可见衣着单薄瑟瑟发抖的凡卡的脑海里回忆的心里惦记的想着的也都是爷爷。

第六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乡下的环境,天气晴朗没有风,干冷干冷的。在凡卡的心里,普通的冬季都是那般的美好。“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雪堆啦,全看得见。”通过描绘,呈现了一副美丽的乡村图画,同时几个“啦”将儿童天真的语气表达得十分到位,仿佛看到凡卡曾经欢脱雀跃在雪中奔跑的美好场景。“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拟人和比喻手法也让我们随着小凡卡的视角逐渐沉浸在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中。然而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这些美好在凡卡的生活里。

越是回忆过去我们和凡卡一样就越不想回到故事中的现实。可是现实就是很残忍,比起过去的美好,如今的凡卡确是如此悲惨。第七自然段“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残酷的生活像噩梦把凡卡包围,作者以凡卡的视角将信的内容转向现实生活。

第八自然段写凡卡的悲惨遭遇。无论是“老板对他毒打”、“老板娘用鱼戳脸”、“伙计们捉弄他”、“早晨……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没有菜”、“让他睡在过道里,随时看着孩子”生活环境和遭遇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吃不好吃不饱对于一个正长身体的凡卡来说是多么残忍。不敢想象睡在过道里,寒風凛冽的阴凉地面,小凡卡是怎么承受的。他们还要求凡卡一听到孩子啼哭就要摇晃摇篮,即使如此老板还是会因为他不小心睡着而打他,可是谁又能心疼一下睡不好犯困的小凡卡呢?不仅是打而是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打,还用皮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动词体会凡卡的悲惨遭遇。想象一个皮肤稚嫩的九岁孩童被如此打骂,每位读者的内心都无法平静了。老板娘也欺凌凡卡,做工却还要帮忙收拾鱼,没有经验再正常不过,而老板娘捞起那条青鱼用鱼嘴直戳凡卡的脸,精神与身体的双重羞辱。更别提欺负人的活计,所有人都在欺负幼小孱弱的凡卡。老板的威压,老板娘的羞辱,伙计的欺负让凡卡真的崩溃了。“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要不,我就要死了!……”“跪下了”、“再也受不住”这一系列词语让我们仿佛听到了凡卡内心的哭喊声。学生们可以通过反复体会语言、思考空白(省略号)体会小凡卡的内心世界。

第九自然段“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脏手背三个字也足以承载了凡卡承受了太多的委屈。

第十自然段中凡卡对爷爷说“我会替您搓烟叶”、“我会为您祷告”甚至是愿意做错了事被结实的打一顿。实在不行可以去求管家擦皮鞋或者放羊。凡卡的一个个“我会”、“要不”着实让我们很动容,可怜的小凡卡想得仔细,只因实在太苦太可怜,实在没有办法。就像他自己说的“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已经是哭着乞求了。

第十一段是凡卡在和爷爷讲述莫斯科。老爷们的房子和牲畜。圣诞节的孩童,教堂里的景象,店铺里的野味……很多不同,很多好奇,可见孩童凡卡的视角很纯净,他不理解莫斯科的社会,虽然这三个月身在莫斯科,但是莫斯科并不属于他,也没有真正的接纳他。

第十二段写到圣诞节时凡卡期待爷爷能摘下一颗金胡桃藏在绿匣子里。同样是圣诞节,大家在庆祝节日。而凡卡却跪在地上偷偷写信。城里的快乐凡卡体会不到也不敢奢望,只能希望爷爷在乡下帮凡卡摘下一颗金胡桃帮他储藏一点儿快乐。可见小小的凡卡的愿望是多么的可怜,就算如此也无法实现。

凡卡此时回忆起他在乡下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情景。回忆起来充满了欢乐的情趣。这进一步反衬出凡卡在莫斯科的孤独、痛苦。

第十三自然段凡卡的叹气承载着太多的委屈和无奈,他太怀念爷爷带他砍树的日子。动了的喳喳响山林、和爷爷一起冷的吭吭的咳……乡下的冬天场景、爷爷逗笑凡卡的场景、逮野兔的场景就像电影的片断一幅幅的回映在凡卡的脑海里。相较以前,现在的处境多么煎熬。

“爷爷把砍下来的树拖回老爷家里,大家就动手打扮那棵树。”第十四自然段从刚才的砍树场景转移到大家动手打扮那颗树,凡卡的思绪也回到了现实。连接着下文文本的同时,也给读者美好转折的铺垫。

第十五自然段回到凡卡写信的场景。“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带我离开这儿……这儿的人都打我。我饿得要命,又孤零零的,难受得没法说。我老是哭。……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看到这一段我们仿佛看到了被打倒晕倒、在地上哭泣发抖的凡卡。可怜的凡卡要不行了,几乎已经是乞求的他没有任何指望,这是他内心发出的绝望呐喊。在这里教师在自己解读和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时候要注意凡卡是渴望爷爷带他离开这里。但是凡卡本身善良、天真、渴望美好生活的初心没有变,并没有不想活下去,这一点学生容易理解错误。“亲爱的爷爷,来吧!”所有的希望,全都饱含在这最后一句,可怜的小凡卡多么期望爷爷能够解救他。

3.凡卡写信封

第三部分的十六自然段,内容为凡卡写信封。“写满字的纸”可以想象凡卡用那生锈的钢笔一字一画写满几页纸的场景。这一页页不仅包含凡卡的辛酸和苦楚,同时也信承载着凡卡所有的期待和渴望。“那个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了一个戈比买的。”过的如此困难的凡卡,能攒下一卢比是多么不容易。为了信封,凡卡一定付出了许多努力。“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对于家乡的地址凡卡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仍然要想一想,可见这封信对于他来说是多么重要。

第十七自然段“乡下爷爷收”,第十八十九自然段“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通过描写,给读者呈现了一个认真谨慎、仔细检查以确保万无一失的小凡卡。此时凡卡既兴奋又期待。自己的愿望就要寄送出去了,可是他不知道只是徒劳。

在第二十自然段写了凡卡很满意没人打扰他写信,没披破袄就跑了出去。可见凡卡兴奋极了,他渴望将这封信立刻送到爷爷手中。前一天晚上他向肉店铺的伙计打听寄信。“信应该丢在邮筒里……坐着醉醺醺的邮差。”凡卡连细节都记得如此详细,可见凡卡对于寄信这件事多么重视,他多么渴望寄给爷爷。”凡卡跑到第一个邮筒那儿,把他那宝贵的信塞了进去。”读者眼前浮现了一个个子矮矮、身材瘦小、衣衫褴褛,努力塞信的凡卡。“第一个跑到邮筒那儿”可见凡卡满心的欢喜和期待。可当我们看到“醉醺醺的邮差”时,会不会想到那醉醺醺的邮差会把这封没有邮票的信扔到哪里,这封信可能永远也无法寄给乡下的爷爷。但他一定不知道这封信里含着一个九岁孩子的呐喊和希望。

第二十一自然段中写了凡卡寄信后做梦。“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次的梦不再是胆战心惊的噩梦,而是甜蜜幸福的,因为“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摇着尾巴……”回家乡让凡卡魂牵梦萦,他一定日思夜想才会梦见吧。这段中还出现了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白。但是梦境是梦境,总要醒来,残忍又残酷。我们可以试想后续,老板回来后会怎么样?信件到底有没有寄出去?凡卡能承受这样艰难的日子多久?以后的生活又会怎样呢?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打开思路进行想象和续写。也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小说被删减部分的讲解,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情感感受。

《凡卡》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不满,以及对自然经济、对乡村和谐自由生活的一种向往。[5]从小说本身来看,契诃夫并没有把城市社会里的不幸一直延伸到乡下,从凡卡的不幸不能得出社会普遍的黑暗,[6]有力且具有深意,所以小说《凡卡》才会被称之为经典。每个个体都有认知与想象的个性化特点,教师也可以深入文本解读讲授凡卡的遭遇,帮助学生在脑海中的形象塑造和感情体验并且不断深化与丰富。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把握好文本,扎实文本的文本解读就显得愈加重要了。

参考文献

[1]路伟兴.小学语文西方小说类文本理解和解读方法——以六年级《凡卡》一课为例[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8,(10).19-21,31.

[2]朱满伟.浅谈小学语文国外叙事性作品导读技巧——以《凡卡》实践教学为例[J].科技资讯,2018,16(15):254+256.

[3]王益钧.谈谈《凡卡》的线索[J].教师之友,1996(02):12.

[4]游远保.抓三处细节教《凡卡》[J].教师之友,1996(07):4.

[5]林瑜.《凡卡》难点解读与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11(13):33-34.

[6]詹丹.被忽视的凡卡的心灵———也谈契诃夫小说《凡卡》的思想意义[J].语文学习,2011(5):44-48.

猜你喜欢凡卡《凡卡》中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小天使·初中版(2022年4期)2022-04-26《凡卡》续写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2021年12期)2021-07-21《凡卡》教案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19期)2020-10-26凡卡锦绣·下旬刊(2019年5期)2019-09-10最揪心的信封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2018年7期)2018-03-15《凡卡》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广西教育·D版(2017年9期)2017-12-05克隆快乐阅读(2012年1期)2012-09-22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江西教育C(2009年9期)2009-12-21凡卡的信寄出去之后小星星·作文100分(2009年7期)2009-09-16《凡卡》中的感叹号与省略号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年4期)2009-04-27

推荐访问:解读 文本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