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使命视域下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探究

时间:2023-10-08 12:44:08 来源:网友投稿

王碧宝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重大政治命题,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行动视角。这一视角落到教育领域就具体表现为教育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能改,要始终坚持把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不断加深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学生成长规律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在教学改革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积极正面回应了践行教育初心使命的时代要求,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课程思政建设意在立德树人,重在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两周年之际,开展初心和使命视域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究,旨在从践行教育初心和使命提供的视角,分析现状、总结经验,厘清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并加以突破,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更多内容供给和专业课教学重点优化创新的可能,进一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经历了从个别地区个别高校的“星星之火”,到现在全国高校各专业全面推进的“燎原之势”。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也从最初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探索、不在意不重视,到现在定位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招,逐渐走出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误区,推动课程思政进入到升级改造的关键期。以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纲要》对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系统安排,成为各高校全域统筹,加快推进系统化、集成化、协同化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行动纲领,标志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入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所有高校在“面”上的共识,形成了不少课程思政的优秀案例,并积累了许多可复制推广的宝贵经验,极大推动了我国高校教育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但与此同时,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现状相适应,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背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成效不高、难以形成推动大思政格局的同心力等难点问题仍然广泛存在,亟待在实践中破解提升。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专业课教师长期以来不重视带来的对课程思政的抵制情绪,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无法全面有效推进。这部分教师固守“授业”之职,选择性忽略“传道”“解惑”之责。他们错误地认为课程思政会消解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培养功能,甚至会带来“去知识化”的后果,因此不愿讲、不敢讲、建设标签化等问题普遍存在。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曾经说过,课程思政就是专业课和真善美的结合。他说,专业知识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专业课天然蕴含着真善美元素,这些元素也就自然归属于各个专业课领域。因此,从本源上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是教育本质的升华也是一种回归。这番论述为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解决了从源头认识到实践路径的全新而又本真的视角,充满了启发和思考。二是由于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二者关系的错误认识,出现了课程思政建设泛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学校顶层设计的问题,也有教师个人认识的原因。这种观点普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政课、学工部门的事情,甚至把课程思政当成是思政课程的延伸,带来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课程思政建设“两张皮”的常见问题。关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二者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比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协同效应。”“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等等。二者同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则是战略举措和必然要求。从发展的角度看,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拓展。二者不是简单的词序调换,而是要实现历史、理论、实践等逻辑关系上互构交融的高度统一的过程,其核心要义在于共同构建一个同向同行、相互连接的思政教育大格局大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系统性延展。三是从实践操作效果的反思来看,课程思政建设从教学设计到示范引领再到评价体系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阻梗”、缺失、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制约着课程思政作用的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有些专业课教师不知怎么讲、缺少相关培训、缺乏相关评价体系等。在如何打通这些“梗阻”、补齐短板、提升实效的问题上,《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等手段,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因此,从实践维度看,课程思政就是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践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一)必须认真回答课程思政之“三问”

从学理上明晰课程思政“三问”,即“课程思政是什么?课程思政为什么?课程思政怎么干?”这是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韩宪洲提出的课程思政“三问”,也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解决的是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问题,它并不是简单把专业课和思政课叠加在一起,而是要充分挖掘专业课本身所具有的富有的、优质的思政元素,然后实现高度融合,有机统一;
“为什么”解决的是对重要意义的认识问题,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是新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学生成长规律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怎么干”解决的是实践的问题,事关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实践中要点、难题的化解,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创新。

(二)必须正确回答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逻辑互构关系

首先,“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理论逻辑互构。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高校其他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再次明确要求“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种同向同行、相统一、三全育人的要求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一脉相承,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具体表现。因此,从高校思想政治的学理分析上看,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具有理论逻辑上互构的关系,即思政课程从政治方向、价值取向、教学方法论等方面,引领课程思政的发展。同时,课程思政则进一步拓展了思政课程的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和课程载体,二者交互交融,强化了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其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实践逻辑互构。从新时代我国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看,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实践方面,具有天然的、内在的、高度统一的过程,二者要实现交互融合、同向同行。这就既要求思政课程发挥关键课程的作用,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也要求课程思政要坚持历史和现实逻辑相结合,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的认识、深化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充分挖掘专业课自然蕴含的优秀思政教育资源,按照“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坚持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相统一”的主要工作思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1]。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招[2]。《纲要》发布两周年以来,各高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发生了全局性的变化。当前,深刻总结课程思政工作探索和实践的经验,能够为新时代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出更多更好的路径。

(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着重加强顶层设计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强化党委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实现从制度设计到评价体系的统筹推进,按照“机制先行、思学同步”的原则,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的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课程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和坚强力量。课程思政建设关系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必须发挥好党委的领导作用,发挥其“定海神针”的作用。由于该工作的特殊性,课程思政建设普遍实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推进模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走在全国课程思政建设前列的高校,其实施方案都明确提出成立学校课程思政工作组,全面领导课程思政工作,研究部署和组织实施具体课程教学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且工作小组的组长多由校党委书记担任,成员由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在其制定的相关文件中,都着重建立校党委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协同联动、院系(部)主导推进、教师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这种统筹联动,既考虑了纵向需要层层激发动力、形成共识,也注重横向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互相支持。

通过整体设计,不断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激励机制。首先,可以通过构建课程思政示范课评价体系,包括修订《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建设指南》,明确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要求、建设标准、验收成果要求,制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可测可评等等;
其次,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质量和优质课评价体系,可以通过修订《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教学督导工作规范》等办法,将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和效果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并组织专项督查;
最后,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学校通过优化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二级学院绩效考核和党建工作考评,鼓励各二级学院创造性开展工作。形成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各学科专业分类推进“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

(二)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的论述为课程思政建设阐明了实现的路径和目标,成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金句。在现实推进过程中,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研究,迫切需要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挖掘各学科、各专业的育人资源,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真正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从根本上化解“教书”和“育人”两张皮问题的深层次矛盾。从现有的经验看,一些高校注重从思政课程的领航力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力入手,开发建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库思政资源库,为本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持续、优化的能源供给。不少高校在教务部门的牵头下,组建了由党工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处和各二级学院参与的“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或“课程思政示范中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等),打造课程思政建设孵化的专业基地,提供强化理想信念、根植中国精神、强化家国认同、理解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素养的专业浸润,进一步优化完善课程思政的课程、专业、社会的评价体系,强化一线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培养。培养一支具有自觉课程思政意识和较强课程思政能力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同向同行的人才资源保障问题。

(三)不可忽视的课程思政教育“金课”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专业教师则是主力军。专业教师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他们能否接受并积极主动践行课程思政新理念、新要求,他们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应该说课程思政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专业教师的共同认识。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课程思政怎么干”这一关系到专业教师育德能力的问题。这一时期,开展专题培训、学科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教学比武,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的带动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国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经历了从部分高校在“点”上的探索发展到高等教育界在“面”上的共识,其中建设示范课程、示范团队,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破解部分老师不愿讲、不会讲的难题。这几年,南京大学通识课程《宇宙简史》、南开大学的专业课《理论力学》等众多被打造成“金课”的专业课程成为网红课程,学生直呼颠覆了对专业课枯燥、冰冷的固有认知,回味悠长。专业课教师则从中打开脑洞,深受启发,认识到用过去的方法已经无法引领现在的教学。教育部在《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抓好课程思政示范典型,建设国家、省级、高校多层次示范体系,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设立一批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在全国树立课程思政教学标杆。课程思政“金课”的打造,对于“五个一批建设”具有强烈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抓住“四史”教育的契机

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充分挖掘专业课中丰富、优质的“四史”思政元素,提升专业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是我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4]。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5]。从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在专业课的语境中,充分挖掘专业课中英雄、复兴、创新、理念的主题思政元素,主打专业课+“四史”的模式,通过案例教学,能够精准、有力直击学生内心,对于激励青年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自信”,胸怀“两个大局”,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发奋成长成才,增强斗争精神和斗争能力,立志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专业课在这“如盐在水”的境界中,完美地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回归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五)多元共享的策略选择

检验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主要在于学生。这就要求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策略的选择时,必须坚持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找准办学定位,立足人才培养特色,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制定评价标准,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因循守旧,流于形式,必须积极拓展教育视野,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数字媒介,努力实现“课程云思政、思政云教育”[6]。其中混合式教学方法的使用问题尤为迫切。混合式教学是将不同的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等进行有效混合,实现传统教室学习和现代网络学习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优化学习效果。在“互联网+”的时代中,混合式教学既包括了线上线下相融合教学,也包括了虚拟项目与实践项目的融合,还包括了多元课程空间的融合。简而言之,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通过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更好地使用新兴的技术及平台等,找准关键、突出重点,努力使教育教学的过程更好地适应青年大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课程思政作为我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新时代高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必须遵循规律,稳步推进。从当前各高校课程思政推进情况来看,必须遵循以下三个规律。一是遵循教育的本质规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课程思政过程中要做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教书育人,既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又要防止专业课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形式主义。二是要遵循道德内化规律。从这点上看,学生对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转化、吸收既有共同的特性,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既有学生成长阶段性的要求,也有作为时代新人必需的长期坚持。这就要求课程思政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自觉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求真、求美、向善,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提升。三是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青年大学生正值人生“拔节孕穗期”,正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黄金时期。这就要求课程思政要强化对学生成长规律的认识,以个体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正视青年大学生的需要,以情感人、以文化人,在润物无声中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稳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发展。

教育部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高校专业课程数量以及专业课教师人数占比均超过80%。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还不成熟、建设经验积累还不足的情况下,其困难性和长期性是可以预见的。在这场高校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工作千头万绪,这就要求必须始终着眼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紧紧抓住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建设的重心在院系、建设的成效在学生这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线,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融合和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

猜你喜欢专业课思政课程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内蒙古教育(2021年20期)2021-03-08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家庭影院技术(2019年11期)2019-12-09“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2期)2016-05-17

推荐访问:视域 初心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