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物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

时间:2023-12-09 08:00:12 来源:网友投稿

帖步霞

【摘 要】生物科学史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案例,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为例,通过融入生物科学史教育来重构教材内容,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遗传密码的破译”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学习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建构“基因的表达”这一核心概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科学史;探究性能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大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物科学史不仅提供了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核心素养培养素材。为此,笔者在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生物科学史教育,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科核心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以科学探究能力为中心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面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融入生物科学史教育来重构教材内容,助推学生在有效构建“基因表达”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一、案例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很难理解“基因的表达”这一核心概念,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二是教师过于纠结于知识细节,使学生难以建构整体的科学概念。所以本案例的思路为:用大概念重构课程内容框架,淡化细枝末节的内容,突出对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留出时空,在引导学生建构“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基因的表达”这一概念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以科学探究能力为中心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二、案例实施分析

(一)以科学史为主线回忆“基因的本质”

导入:在学习本课内容前,我们先回忆一下在《遗传与进化》模块前三章,我们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问题情境:经过这么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解决了“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但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的?”

转折:今天我们将以科学史为主线,一起追寻“基因本质”的发现历程,这样既可以对之前所学内容做一个有序梳理,又可以解决“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这个问题。

(二)“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性状”的实验证据

引导:1865年孟德尔就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即是说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随着科学家对蛋白质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人们认识到性状的形成离不开蛋白质的作用,于是推测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

演示:实验证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病机理。科学家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基因(DNA功能片段)可以控制氨基酸的顺序。正常血红蛋白分子是由α和β两条多肽链组成,,如果一个人的两条同源染色体都带有β珠蛋白基因的S型等位基因,就会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型。

反思:通过追踪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一步步揭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提供实验证据证明,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思维的严密、探究的严谨、结论的严正,这些都是为社会和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三)融入史料分析,探秘RNA的发现

引导:RNA适合作DNA的信使,不能仅来自于理论推测,科学是追求实证的。

演示:RNA发现的科学史料,并展示问题情境:①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RNA有几种?②转运RNA转运何种物质?③信使RNA(mRNA)的作用是什么?

史料:①核糖体RNA(rRNA)约占细胞总RNA的85%,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rRNA的绝对数量急剧增加,在所有生物中,大小亚基的rRNA碱基组成基本相同(有较高的G和C)。

②转运RNA(tRNA)几年后,Zamecnik与Mahlon B.Hoagland合作研究获得重要发现:在被整合进蛋白质之前,氨基酸首先结合到tRNA分子上。tRNA约占细胞总RNA的10%。

③信使RNA(mRNA)T4RNA不仅与T4DNA的碱基组成很相似,且T4RNA首先与已存在的核糖体结合,然后移动穿过核糖体表面,使其碱基进入适当位点,在这里进行蛋白质的合成,這种情况下,T4 RNA就决定了氨基酸的顺序,它就是长期寻找的蛋白质合成的RNA模板。由于它将DNA信息带到了进行蛋白质合成的核糖体位点,故称为信使RNA。

反思:探秘RNA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了解RNA的科学发现过程,促使学生明白模板RNA发现的重要意义,了解科学家的实验思路,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四)融入史料分析,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现

引导:mRNA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其碱基顺序如何决定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顺序?

演示:发现遗传密码的科学史及密码子表,并设置下列问题串:①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多少种?②一种密码子只编码一种氨基酸吗?③一种氨基酸只对应一种密码子吗?

史料:1961年克里克发现,在基因碱基序列中增加或删除一个碱基、二个碱基都无法产生正常功能的蛋白质;当增加或删除三个碱基时,却合成了具有正常功能的蛋白质。克里克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mRNA中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的事实。他把每3个这样的碱基就称为一个密码子。在克里克实验完成的同一年,尼伦伯格和马太观察到将体外合成的多聚核苷polyU(UUUUU……)加入能合成蛋白质的无细胞体系中,产生的是只含苯丙氨酸的多肽。所以,UUU这一组核苷酸肯定编码苯丙氨酸。

反思:克里克、尼伦伯格和马太的实验,包含着极其精彩的科学探究思路和方法,通过体会他们的实验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mRNA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

(五)动态展示“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引导:通过探究活动,我们已经知道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分为两大步骤:首先是在细胞核内基因将遗传信息转移至mRNA中,然后mRNA进入细胞质指導蛋白质的合成。

演示: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非常抽象,为帮助大家理解,我们一起观看相关的模拟视频。

反思:借助视频材料,模拟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帮助学生对此过程形成整体且清晰的认识,助推学生顺利进行概念建构。

(六)概念建构,总结提升

引导:早在1957年克里克就提出: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此后五六年,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揭示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证实了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控制生物的性状,此过程即为基因的表达。

反思: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引领了整个“DNA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科学研究进程。通过师生合作总结提升,共同构建“基因的表达”这一核心概念,助推学生形成“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的生命观念。

三、融入生物科学史教育的体会

生物科学史与一般教学内容相比,更具有吸引性、趣味性、真实性,融入科学史教育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更快地进入探究环节;更好地展示科学探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思维的方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意义重大。

四、结语

总之,因诸多因素的限制,编者不可能以科学史为主线来编写教材,故一线教师可尝试通过融入生物科学史来重构教材内容,根据核心概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智慧地利用学生在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所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弄清楚概念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进行核心概念的建构,最终达到深入理解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温·哈伦.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M].韦钰,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6.

[2]刘恩山,曹保义.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黄青琴.生命科学史与高中生物学教材整合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4]袁维新.科学史教育的教学价值和教学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4(7).

猜你喜欢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学习兴趣量表的设计与使用初探中学生物学(2016年10期)2016-11-19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8期)2016-11-05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探究 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