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意识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时间:2024-01-10 11:00:33 来源:网友投稿

杨中峰

【摘要】在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环境背景之下,国家越来越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实际的初中教学过程当中,要积极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努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充分锻炼其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不断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提 升创造更多积极有效的因素和价值.

【关键词】数学意识;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众所周知,数学意识其主要强调的是用数学眼光和数学角度去看待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实现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在数学意识之中,其强调对待事物和看待事物的方法,体现出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等诸多方面.相关人员应该对此教学方法给予足够重视,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多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1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纵观目前教学现状,不难发现,虽然国家和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数学各个阶段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且人们也深刻认识到在初中阶段,数学是尤为关键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培养非常重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不足.

1.1 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僵化

纵观目前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很多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节奏和教学进度,其更愿意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不能够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课堂,在教学过程当中,更多是教师进行机械讲解,或者简单地提出几个形式化的问题,让学生在极短时间内进行思考.然而,学生并不能够对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处于被动的学习,长此以往,很难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1.2 学生学习兴趣较为匮乏

初中数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传授的方式上,如果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是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初中生的思想尚未达到成熟阶段,其需要生动和有趣的画面进行视觉冲击和引导.然而,虽然很多教师认识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结合的优越价值,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应用,例如:会通过多媒体简单播放课件,也会在黑板上画一些坐标图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做法都是浅尝辄止,并不能真正让学生受益.而且很多教师的作业量也布置较多,学生在海量的做题过程中更是会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3 教学观念存在问题

虽然在初中阶段,学生没有高考阶段压力那么大,但是面临中考的考验,教师在教学中也比较倾向学习成绩的提升,甚至过度注重或单一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本身素养培育的意义和价值,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际的學习过程当中只知道一味地去追求成绩,提高成绩,遇到问题只考虑“性价比”,而不注重对于思维等关键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不注重系统逻辑和数学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其学习效果只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这样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是非常没有价值和意义的.

2 数学意识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2.1 积极革新教学理念

任何行为都需要正确思想作为指引,这样在具体落实中才能更有节奏感和方向性.因此,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并不仅仅是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和分数,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会用批判性和辩证性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方法,用数学的角度认识数学学科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教师为了强化这种意义和价值的凸显效果,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讲授实际问题,将比较晦涩难懂、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常常接触的生活进行广泛联系,在分析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性.

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具有特征的事物,如:屋顶等等,其本身是三角的架构,之所以制成三角架构,引导学生探求原因.带着这样的原理和原因,请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这样结构原理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加强对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认知,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看待生活中事物和基本原理.

例如 在学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问题时,学生在刚刚理解时会觉得比较困难,往往教师比较喜欢在黑板上多画几条线方式,通过量距离的方式进行比较,教师在讲解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在答卷子过程当中常常会忽略此定义,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只知其原理,并不能够充分将思维内化于心,所以教师可以举一些应用题:例如小红和小华之间隔着一条河,要在两者中间建立一个冷饮厅,如何能保证三者之间的距离最短?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学生就会更加进行深入思考,在探索过程当中,更有助于对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这样的知识进行巩固,实现深刻认知.这样,学生在后期解决距离相关问题时,也更加愿意从数学的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在生活与数学知识不断联系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进而在这样思想引领之下,加强对数学学科的重视.

2.2 要拓展数学思维

要充分利用课本教材,通过导读内容的摄入对相关的内容和故事进行补充,可以发现,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只是针对于本堂课所讲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灌输,要真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向往或者探索的欲望,需要完整的逻辑和故事引入吸引学生兴趣,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很多数学知识的背后都带有一些数学家的人物事迹,那么,教师就可以提前对相关数学知识点或者相关的数学家背后所发生的有意思的趣事来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在倾听时留下深深的疑问,获得更多的共鸣.

在此疑问之下,再引入课堂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此产生更深的兴趣,而且数学故事有助于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的探索过程当中和案例引入当中,让学生对于数学家有更多深刻的认知,在不断的感受中强化数学视角,学会用更多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2.3 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软件

当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学科都在加强与信息技术的紧密联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也不例外.目前很多教师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简单的课件播放,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不应该仅仅将多媒体作为板书的替代品,反而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更多特色优势来对教学效果给予更全面性的优化.

例如 多媒体其自身可以播放动态图画和视频的,那么教师在讲解图形

例如 “空间问题”时,很多学生年龄比较小,空间结构能力较弱,然而通过多媒体,将几何图形的空间结构进行旋转、剖面图的展示等等,让学生对于该学科萌生更多的学习好奇心.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相关的经典案例编制成微课的形式,微课其自身比较简短,在有限的课堂之内,学生很难充分的把所有知识全部学习、记牢,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虽然突然间想到了某个知识点,但其难以准确找到.通过微课的编制,有助于学生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夯实数学基础.

2.4 巧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学生在合作探究时,常常能够充分进行更加平等式的思考,彼此进行积极交流的过程当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启迪,在不断对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产生更多新的体验.这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之内提升其自身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充分珍惜学生的每一个讨论问题的实际机会,可以结合本章所要教的内容进行充分系统的研究.

例如 在学习“对等角、同位角和内错角”等相关知识时,由于该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解决后面图形问题的基本常识,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比对.教师可以将初中生划分成为不同小组,让每个小组对于内错角和对顶角以及同位角等相关知识进行分组设计和分类.可以展示多种多样的不同关系类别的角,让学生按照内错角、同位角、对等角等概念进行分类识别,在分类的过程当中,学生加强对于相关角特征的探究和认知,从而有助于提升其自身的能力.

例如 在初中卷面上,常会有一些点和面移动问题,让学生求动态面积,求动态周长,这常是卷面中最后一道大题,这道大题基本上会有两到三问,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前一个答案或者思考路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探索的.

这种题虽然看起来比较难,但是其有着自身内在的逻辑和规律,针对于这方面的题,如果只是简单地案例讲解,学生即便能听明白,很快也就会忘记,为此,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探索机会,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划分,针对于图形动态面积求解的过程进行充分的思考,最后每组学生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报,不难发现,由于个体差异因素的存在,每个小组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是存在着很多差异的,这也暗示了有多种解题的角度和思路方法.

通过教学模式的引入,让学生学会辩证性的思考问题,知道数学解决问题的路径不止一条,要从多个角度去对其进行一个分析,充分了解空间数量观念、抽象概念、推理意识和整体意识等等.从而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针对于一些主要的解题方法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提升其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

2.5 要引导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总结

可以发现,在学习过程当中进行复盘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很多教师在学生取得成绩或者是做完一道题以后,忽略复盘和总结环节,其实,仅仅简单的表扬是不足够的,要充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数学意识培养的价值和意义.在做这个题过程当中,之所以会出现错误,哪些错误源于思维错误,哪些是计算操作問题,在这样的反思过程当中,更有助于帮助学生修复逻辑纰漏,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或者互评,鼓励学生从数学意识的视角下,对比各个章节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在不断学习和复盘过程当中,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思维逻辑.

在学生之间彼此进行思维校准和复盘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理解,拉近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后期的合作过程当中,有助于整体教学氛围的酿造,而且在讨论过程当中也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重视数学意识视角的重要性,从而在后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当中,愿意用更多的方法将其融入其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锻炼数学思维,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充分理解这些空间观念和具象出现的问题,不断获得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对其给予足够重视.

应该从多方面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有效完善多方面的教学路径,为教学质量水平提升创造积极的元素.当然,此过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过程当中给予不断填充,不断优化,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后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美香.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命题现状与创新[J].教育观察,2021,10(27):37-39.

[2]黄慧芳.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命题的创新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40):85-86.

[3]张月强.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命题设计的新思路探究[J].考试周刊,2021(39):93-94.

[4]何芳芸.浅析初中备战中考复习教学的优化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6):106-107.

[5]聂军.刍议初中体育中考备战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01.

[6]时书顺.浅谈初中化学之备战中考[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12):71.

猜你喜欢数学意识数学教学初中数学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34期)2016-12-20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推荐访问:探究 视角 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