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

时间:2024-02-24 18:22:21 来源:网友投稿

张刚 张文佳(通讯作者)

(中国共产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委员会党校(行政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这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我国完成了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乡村发展的新阶段、新起点。目前,我国乡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在发展乡村产业过程中仍然保持着较为粗放的发展方式,距离农业农村现代化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如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是新时期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数字经济发展为我国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为我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在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已经得到实践证明,如美国精准农业、德国智慧农业等,这种新的生产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推动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传统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严重制约着乡村产业发展,因此引导数字经济融入乡村产业,是改变我国乡村产业发展方式的基本方向。2019年国家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将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这一系列纲要、文件都提出数字经济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考虑到我国乡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的作用。因此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数字化知识,引导数字技术加速向农村农业渗透,为我国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是当前我国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历史使命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随着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各国学者针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一系列理论,如数字经济五化理论、数字经济三要素、赋能理论等,本文重点研究在赋能理论指导下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产生的作用。赋能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Solomon在《黑人赋权:社会工作与被压迫的社区》中提出。目前学术界对赋能理论并没有一个完整统一概念,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各自的定义。例如学者Zimmerman提出赋能涉及各个层面,如个人、组织和社群等;
Malcolm提出赋能是提高无权者的生存质量,进而帮助无权者获得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定权和行动权。随着数字经济在国内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针对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有学者认为,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据成为各行各业的“原油”,通过计算能力这个引擎将“原油”转换为新动力,通过数据技术驱动、大数据赋能、消费升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革命等,实现企业提质增效、降低成本、提升消费者体验。也有学者通过将赋能理论应用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现赋能智能制造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并提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的前提条件,即保证适度规模的定制化生产。总之,数字经济将会重塑产业结构、创新管理模式,网络化、协同化、生态化将成为未来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数字经济在农业方面的赋能则会因为农业自身的特殊性而有所差异,例如在劳动密集型农业特色产业中,农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市场连接,实现产品赋能,增加产品销量,推动农业发展。通过数字技术使得农业生产者能够清晰认识、把握农业生产对象、生产环境、技术措施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渗透到农业各生产力要素中,提高农业生产率。学者郑军南、刘亚辉(2021)通过研究杭州临安区山核桃数字化转型,总结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和路径,为浙江乃至全国推广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学者关于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研究较少,即使有研究也是侧重案例推广、经验总结,而后得出结论。这种研究结论可能适合某特定地区、特定产业,具有局限性,缺乏可推广性。因此,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出发,论证数字经济对振兴乡村产业产生的积极作用。

数字经济为我国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推动乡村产业快速发展,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效果明显。但依靠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仍然存在着现实障碍。

第一,乡村产业数字化水平整体偏低。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2019年全国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为23.8%,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我国东部地区农业数字化水平为25.5%,而西部地区仅有18.5%。同时不同行业间数字化水平也存在差异,其中,畜禽养殖业数字化水平为32.8%,种植业为17.4%,水产养殖业为16.4%,农业数字化水平整体较低。农村产业之间因自身特殊性呈现出标准不统一、缺乏一定的联动性,增加了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之间的融合难度。

第二,乡村数字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薄弱。完善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是推动乡村数字经济的强力支撑,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协调、不充分问题,东部地区基础设施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于农村地区,特别是乡村信息化网络建设滞后,已严重制约着乡村产业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底我国农村网民比重为31.3%,网民规模为3.09亿,远低于城镇水平。数字化信息技术是乡村产业转型的关键和基础,而我国乡村产业数字化信息技术供给明显不足,数字技术在病虫害防治、精准生产、智慧农业方面的应用仍处于初级水平,数字信息技术短板已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因素。

第三,乡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乡村数字化人才资源短缺。数字经济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乡村地区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缓慢,特别是以5G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术在乡村地区发展不足,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缓慢,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制约因素。我国在建设数字乡村过程中,缺乏数字化人才。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既懂数字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数字技术培训不到位,使得数字化技术和应用在推广过程中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数字化人才短缺成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制约因素。

综上所述,本文以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完善乡村数字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发展乡村电子商务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农村地区营商环境较差、农业产业竞争力不强、农村劳动力短缺等因素也制约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从而推迟了全面乡村振兴的完成。

3.1 构建理论模型

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从实证分析角度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模型如下:Yi=β1X1α+β2X2α+...+βkXkα+εi。式中,Yi为被解释变量,X αi为解释变量,iε为残差项。本文选取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
选取数字经济规模、数字信息技术、农村电商规模等为解释变量;
同时考虑模型内生性,选取农业种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为控制变量,分析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3.2 指标说明

被解释变量:乡村产业规模,本文选取我国第一产业GDP衡量我国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

解释变量:数字经济规模、数字信息技术、农村电商规模。

(1)数字经济规模:本文选取数字经济产值衡量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

(2)数字信息技术:本文选取我国通信基站建设数量衡量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通信基站数量和质量能够衡量某一地区网络覆盖率和通信技术水平。

(3)农村电商规模:本文选取农村网民数量衡量农村电商规模发展程度,随着农村网民数量的增加,电商红利将在农村地区得到释放。

3.3 相关性分析

本文拟采用偏相关性分析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见表1),因为在多元相关分析中每个变量都有可能受到其他多个变量的影响,由于变量之间存在这种非常复杂的关系,因此偏相关性分析更符合本文的研究要求。本文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之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产业规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相关系数高达0.94,说明数字经济在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农村地区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乡村产业,是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引擎;
其次,数字通信技术与乡村产业规模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相关系数高达0.98,这也说明完善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是推动乡村数字经济建设的强力支撑,是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
最后,农村电商规模与乡村产业规模大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相关系数高达0.99,表明在我国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能够进一步释放电商红利,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表1 相关性分析

3.4 实证分析

本文使用STATA软件进行实证分析。表2给出2005—2020年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回归结果。根据表2中模型1的回归结果,参照美国学者Dvid C·Hoaglin(2016)提出的关于多元回归系数解释,本文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调整数字经济规模和控制变量后,数字经济规模变化一个单位,乡村产业规模平均变化0.45个单位。表明数字经济规模每增加一个单位,就会带动乡村产业规模平均增加0.45个单位。论证了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新活力,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数字引擎,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将会重塑乡村产业结构,促使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表2中模型2的回归结果,调整数字信息技术和控制变量后,数字信息技术变化一个单位,乡村产业规模平均变化53.38个单位,表明数字信息技术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动乡村产业规模平均增加53.38个单位,论证了完善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是推动乡村数字经济建设的强力支撑,要利用新基建的契机,加快乡村数字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数字经济、乡村产业数字化的根基,尤其是推动乡村5G通信网络建设,提升乡村地区5G网络覆盖率,在基础条件较好、有需求的乡村地区率先试点,布局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新基建,同时提升乡村地区人群数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根据表2中模型3的回归结果,调整农村电商规模和控制变量后,农村电商规模变化一个单位,乡村产业规模平均变化2.35个单位,表明农村电商规模每增加一个单位,就会带动乡村产业规模平均增加2.35个单位。论证了发展农村电商,是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可靠途径,加快淘宝、京东、抖音及快手等电商和网络直播平台与乡村产业融合,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进农户。积极探索电商企业与农户或乡镇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高效的对接机制,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

3.5 异质性分析

第一产业通常包括农业、牧业、林业、渔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泛指农业);
各产业之间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针对农业、牧业、林业、渔业等展开异质性分析,探讨数字经济对不同产业的赋能效果。表2中模型4至模型7给出数字经济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回归结果,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本文发现发展数字经济对推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数字经济对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表3给出在数字经济赋能下,农林牧渔业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平均贡献率。本文发现农业对乡村产业振兴平均贡献率最高为47.78%,其次是牧业为45.79%,渔业和林业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13%和2.31%,这可能与我国长期以来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农业政策、产业回报率受传统农耕文化影响有关。在我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应优先推动农业和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而带动林业和渔业的数字化转型,最后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乡村产业振兴。

表3 各产业贡献率(%)

本文以赋能理论为指导,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积极作用。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发展数字经济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最后还测算出了在数字经济赋能下,农林牧渔业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平均贡献率,提出应优先推动农业和牧业数字化转型,进而带动林业和渔业数字化转型,最后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乡村产业振兴。

首先,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乡村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按照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延长产业链的基本原则,对传统的乡村产业进行全过程、全视角、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水平,同时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试点发展数字化乡村产业。

其次,加快数字化信息技术研发与创新,完善农村地区数字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建立数字乡村,充分发挥数字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大数字技术在乡村产业中的应用和集成。

最后,建立乡村电子商务平台,培养数字化乡村人才,为乡村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加快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速度。完善乡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乡村产业数据中心,加快与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电商和直播平台之间的合作,实现数据共享,发展乡村平台经济。同时,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加大乡村数字化人才培训力度,为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平台和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电商数字化数字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6期)2021-07-15电商赢了,经济输了大众投资指南(2020年10期)2020-07-24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现代企业文化(2018年13期)2018-06-09答数字创新作文(5-6年级)(2018年11期)2018-04-23数字化制胜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数字看G20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电商下乡潮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推荐访问:振兴 路径 乡村